2015-11-27
收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第8081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对获得的信息做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
出示主题背景图.
收集信息: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例:
6袋兵乓球共有多少个 你能解答吗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你能解答吗
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用多少元 (出示问题)
5,完整出示例题: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组织探究:这个问题怎么样解决呢 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和同桌讨论.
2汇报交流:学生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
方法一:5x2=10元
10x6=60元
提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表示什么 2呢 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格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 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 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2元,就可以求出什么
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方法二:6x5=30个
30x2=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6表示什么 5呢 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 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 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归纳反思
(1)提问:方法一先算什么 方法二呢
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相互检验.
(2)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吗 (板书课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
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收集信息
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先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教师依据学生汇报出示答案,并提问不同的方法先算的各是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评议.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解答后集体讲评.
高考一轮复习之多面体与正多面体
高考一轮复习之三角函数单元练习
高考一轮复习之函数的单调性
高考一轮复习之不等式的证明(4)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椭圆
高考一轮复习之导数的应用
高考一轮复习之函数的奇偶性
高考一轮复习之不等式的证明(3)
高考数学专题讲座圆锥曲线方程
高考一轮复习之不等式的证明(2)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的方程
高三理科数学引航4:训练题与高考题的对“对接”
高考一轮复习之二面角(2课时)
高考一轮复习之二次函数(一)
高考往年阅卷名师传授各科答题实用高分技巧
数学高考复习大纲
高考一轮复习之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
高考一轮复习之不等式的性质
高考一轮复习之两个原理
高考一轮复习之不等式的解法(2)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直线的方程
高考数学怎样解数学题
高考一轮复习之三角函数复习(1)
高考一轮复习之三角函数的最值
高考一轮复习之函数的图象
高三理科数学引航1:近3年高考命题特点
高考选择题和填空题专项训练(12)
高考一轮复习之不等式的解法(1)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双曲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