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5
收藏
提问:我是一名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听说高中数学很难学,我想问一下应该怎样学好高中数学?
贵州师大附中数学高级教师林平解答:因为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改变,能否快速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一年级学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一年级的同学在一年中要完成数学必修四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多,但课时很紧,同学要与老师密切配合,不要使用难度过大的教辅书。
要学好数学,高一同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积极调整心态暂时觉得学数学有困难,不要产生畏难情绪,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困难是暂时的,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分数可以反映出一些情况,但多少有点粗糙。对自己情况作出细致诊断后,才有机会有效地纠正它。
2、多动笔高中数学课堂上老师板书是比较多的。首先数学是符号语言,因为引入了符号,使数学的表达更清晰,更简洁。其次,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动笔,我们可能无法推知下一步是什么。高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单凭想象走不了多远。多动笔,不仅仅是要同学们计算,更重要的是通过解题步骤的书写,理清我们的思路。例如在学基本函数的时候多动动笔,多画画函数图像,数形结合,函数的基本性质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3、重视概念的学习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字面上,而应该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加工,不仅学会从正面理解概念还要能举出反例,甚至从符号、图形角度来理解概念。例如我们学习等差数列概念,就要知道等差数列的通项、首项、项数及公差之间的关系,还会在头脑中建立综合的心理图式。
4、适当做练习只听课不做题多半学不好数学。练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我们对概念的进一步深入理解,会自然引起我们对更多相关内容的注意,长此以往,思维就变得开阔,解题的思路就敏捷。
5、解题回顾一只飞虫试图穿过玻璃窗逃出去,它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个动作,却不去试试旁边那扇开着的窗,它就从那儿飞进屋的。“试试,再试试”是一条流行的忠告,飞虫却没有成功。但人能够聪明地改变他的尝试,以更深入的理解来探索各种可能性。在解答完一个题目或听完一个例题以后,我们要回顾解题过程,这时对题目的理解更充分,解题的成功决定于选择正确的角度,不妨问一下自己三个“W”:已知是什么(what)?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角度(why)?怎样得到结果(how)?解题中的进展就是对以前获得的知识进行了动员和组织,从记忆中提炼某些元素并用到题目中去。养成解题回顾的习惯,并且经常总结,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
此外,根据新课标要求,多采取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阅读自学等方式学习,多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合作。
2015年中考数学有理数加法知识要点
2016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测量教学计划模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高考数学主要考察我们哪些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算式》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研究2篇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计划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案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15年中考数学有理数乘法知识要点
2015年数学图象法知识重点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2017备考)
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数学方法与技巧
苏教版必修一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指数函数
初中数学题库:求三角形ABC各角度数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性浅析
高考数学高频考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10篇)
2017初三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分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体育场》教案
高考数学五大忌讳
中考数学七重视
高考数学备考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高考数学提分的超强秘方
2015年中考数学特殊值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