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7
收藏
【片断一】
教师将抽奖箱正对着学生放在讲台上。抽奖箱正面标着抽奖箱三个字,右面标着欣欣超市,左面标着活动时间:1月1日~1月7日。
师:(指抽奖箱)瞧,这是什么?
生:(齐)抽奖箱。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生:(边指着正面边说)这里写着抽奖箱三个字。
师:这里是抽奖箱的哪一面?
生:抽奖箱的正面。(板书:正面)
师:谁知道这个抽奖箱是哪个超市的?知道的同学举手!
生(坐在右面的):抽奖箱是欣欣超市的。
师:哎,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抽奖箱右面标着呢!
师:(指坐在中间和左面的学生)你们看到了吗?
生:没有。
教师移动抽奖箱,使右面对着学生,之后恢复原来的摆法。(板书:右面)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认识抽奖箱的左面,略)
师:(指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都是抽奖箱的侧面。(板书:侧面)
师:谁来指一指抽奖箱的上面?
(一个学生到讲台前指抽奖箱的上面)
师:你们坐着能看到抽奖箱的上面吗?
生:看不到。
师:怎么会看不到呢?
生:抽奖箱上面太高了,坐着看不到。(板书:上面)
【反思】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在上述片断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抽奖箱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片断二】
师:认识了抽奖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地观察这些面。谁愿意上来观察抽奖箱的正面,要求只看到抽奖箱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
一个学生上来观察,他实际看到了抽奖箱的正面和上面。
师:他观察正面,站的位置对吗?
生:(齐)对。
师:(对着正在观察的学生)你现在是只看到抽奖箱的正面,而看不到其他面吗?(学生摇头)自己调整一下,行吗?
学生点点头,两腿微微下蹲,使视线正好平视抽奖箱的正面。
师:(结合观察学生观察的姿态)只看到正面,必须面对正面,眼睛平视正面。你们想试一试吗?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模拟抽奖箱。请一位同学从抽屉里把抽奖箱拿出来轻轻放在面前,正面朝着自己,抽奖箱摆好后不能移动。活动时每个同学走到合适的位置,一个接着一个轮流观察。
教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指导学生如何6个人观察同一个抽奖箱。
【反思】
观察物体重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对物体面的形状的认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安排了三次观察物体的内容,教材的编排是螺旋上升的。本节课的教学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以二年级观察实物为已有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观察多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注意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无论是个别演示还是组内观察,都注意突出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认识,注重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让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方法获取的过程。特别是组内观察,由于6个人观察一个抽奖箱,如果要求不明确,小组活动容易混乱,学生的观察很可能只是走过场,草草了事。因此小组活动前,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学生要一个一个认真仔细地轮流观察。针对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我又以一个小组为例,具体地示范小组活动如何开展,有效地组织了小组观察活动。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观察得很充分,体会和感受也很深刻。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总复习二加法与减法
连减人教版
新人教版第一册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课件
人教新课标第一册《8、9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ppt
新人教版第一册《6
新人教版第一册11~20的数数和认识课件
新人教版第一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练习课件
新课标小学第一册比高矮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第一册第1单元数一数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第一册第9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课件
第十单元总复习(认识钟表)课件
第一册总复习(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减法)课件
比较北师大版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时间的认识》课件
新人教版第一册分类课件1
总复习一20以内的数
新人教版小学第一册第8单元认识钟表课件
新人教版第一册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课件
新人教版第一册认识平面图形课件
人教新课标小学第一册比一比
7加几课件ppt
新人教版第一册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第一册第4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课件
图形的认识人教版
小学数学课件《8、7、6加几》
人教新课标小学第一册认识钟表
人教课标版第一册加减法(一)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第一册第4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新人教版第一册第十单元总复习(认识物体和图形)课件
新人教版第一册分类课件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