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6
收藏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数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公式 Sn=(a1+an)n/2
(首项+末项)X项数2
Sn=na1+n(n-1)d/2; (d为公差)
Sn=An2+Bn; A=d/2,B=a1-(d/2)
Sn=[2a1+(n-1)d] n/2
和为 Sn
首项 a1
末项 an
公差d
项数n
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
前n项和公式为:Sn=(a1+an)n/2=na1+n(n-1)d/2
若m+n=p+q则:存在am+an=ap+aq
若m+n=2p则:am+an=2ap
以上n均为正整数
文字翻译
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
前n项的和Sn=首项+末项项数(项数-1)公差/2
公差d=(an-a1)(n-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
数列为偶数项,求首尾项相加,用它的和除以2
等差中项公式2an+1=an+an+2其中{an}是等差数列
通项
首项=2和项数-末项
末项=2和项数-首项
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a1+(n-1)d
项数=(末项-首项)/ 公差+1 :n=(an-a1)/d+1
公差= d=(an-a1)/(n-1)
如:1+3+5+7+99 公差就是3-1
将a1推广到am,则为:
d=(an-am)/(n-m)
性质:
若 m、n、p、qN
①若m+n=p+q,则am+an=ap+aq
②若m+n=2q,则am+an=2aq(等差中项)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
本文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教版数学《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一)》教学案例
《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二
《小数的性质》教学案例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设计
苏教版《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画角》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课例
北师大版数学《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烙饼》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大数与凑整》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及反思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画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咯—列举》教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