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
收藏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必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初步认识图形,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知识点归纳】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1.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点、线、面、体
A.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
B.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线可分为直线、射线、线段
C.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D.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可分为平的面、曲的面。
二、直线、射线、线段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三、角
1.有且只有一个角
2.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做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3.角的运算: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4.角的平分线:A.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必备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初步认识图形,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0届高考数学函数值域及求法
2010届高考数学运用向量法解题
2010届高考数学算法初步
2010届高考数学算法与框图复习
2010届高考数学统计1
2010届高考数学导数应用的题型与方法
2010届高考数学充要条件的判定
2010届高考数学不等式4
2010届高考数学充要条件的判定1
2010届高考数学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2010届高考数学应用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2010届高考数学充要条件的理解及判定方法
2010届高考数学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问题
2010届高考数学圆锥曲线方程
2010届高考数学常用数学的方法
2010届高考数学不等式3
2010届高考数学直线的方程
2010届高考数学不等式的证明策略
2010届高考数学填空题的常用方法
2010届高考数学运用向量法解题1
2010届高考数学怎样解数学综合题
2010届高考数学几何概型
2010届高考数学直线方程及其应用
2010届高考数学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2010届高考数学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010届高考数学概率
2010届高考数学不等式1
2010届高考数学函数与数列复习
2010届高考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2010届高考数学乘法原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