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
收藏
在小学阶段小升初考试是一次重要的考试,需要家长和小朋友们格外重视。为此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提供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模拟题,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家长和小学生们!
一、填空:
1.一个数由5个亿,24个万和375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在712 、34 、58 、1924 中,分数值最大的是( ),分数单位最大的是( ).
3.如果a-b=c,那么a-(b+c)=( ),a-bc =( ).
4.甲8天的工作量正好与乙10天的工作量相等,甲乙工效之最简整数比( ).
5.把227 、3.14、π、3320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 ).
6.生产一批零件,甲乙合作10天可以完成,若甲独做18天可以完成,若乙独做要( )天才能完成.
7. 227 的分数单位是( ),去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
8.把甲班人数的16 调到乙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人数与乙班人数的比是( ).
9.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05,其中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大的自然数是( ).
10.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60,如果甲数是20,则乙数是( );如果甲数是60,则乙数是( ).
11.一件工作,计划5天完成,实际只用4天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 )%.
12.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2倍,分母缩小2倍,等于212 ,这个最简分数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延长一个角的两边,可以使这个角变大。 ( )
2.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成正比例。 ( )
3.甲比乙多25%,乙就比甲少25%. ( )
4. 38 即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比。 ( )
5.给一个自然数添上百分号,这个自然数就扩大100倍。 ( )
6.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
7.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都是1.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一次会议,出席40人,缺席10人,出席率是( ).
① 40% ②80% ③ 75%
2.比的前项不变,后项缩小5倍,比值就( )
① 扩大5倍 ②缩小5倍 ③不变
3.有语文书10本;语文书和数学书共40本,它们的本数比可能是( ).
① 2︰5 ②5︰1 ③ 3︰1
4.一个半圆形,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
① 2πr×12 ②πr+r ③ (2+π)r
5.一根钢材长4米,用去14 后,又用去14 米,还剩( )米.
①72 ②114 ③ 2
6.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用3小时,货车要用4小时,客车与货车速度比是( ).
① 4︰3 ②3︰4 ③ 7︰3
7.甲乙两数之积是甲数的23 ,是乙数的40%,甲乙两数的积是( ).
①1615 ②415 ③无法计算
8.车轮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 ).
① 成正比例 ②成反比例 ③ 不成比例 ④无法确定
9.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 ).
①38 ②33.3% ③ 75% ④50%
10.甲数是a,比乙数的3倍少b,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
① 3a-b ②13 a-b ③13 (a+b)
四、计算:
1.脱式计算:
114 ÷[(3.2-83 )×2.5] 6.5×[103 ÷(4-2.5×1415 )]
2.求X.
3(x-0.2)=5.7 56+x =16
五,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边长是4
大圆半径为5;小圆半径为3
六、列式计算:
(1).甲、乙两数之差是36,甲数的25 等于乙数,求甲数。
(2).甲比乙多1.25,乙是甲的34 ,甲、乙各是多少?
(3).某数与13 的和的3倍等于21的27 ,求某数。
七、应用题:
1.修一条水渠,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5 ,正好是600米,第二周修了全长的35%,第二周修了多少米?
2.文具店运进红蓝墨水65箱,当红墨水售出11箱,蓝墨水售出20%后,剩下的红蓝墨水相等。问售出蓝墨水多少箱?
3.修路队三天修完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第二天修了400米,第三天和第二天修路的长度比是5︰4.这段路长是多少米?
4.做一种零件,8人0.5小时完成64个,照这这样计算,3小时要完成144个零件,需要多少个工人?
5.一件工程,甲、乙两人合作18天可以完成。甲单独做要30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两人合作6天后,再由甲独做10天,这件工程还剩几分之几?
希望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升初数学模拟题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
3.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3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资源(4份)
7.2定义与命题课件ppt
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3.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资源(4份)
7.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课件ppt
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1.2一直是三角形吗?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4份)
1.2探索勾股定理(第2课时)课件+教案+拓展习题
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7.2定义与命题(第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6.4数据的离散程度课件ppt
6.4数据的离散程度(2)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课件+教学设计+拓展
7.3平行线的判定课件ppt
6.1平均数(第1课时)课件ppt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7.4平行线的性质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7.4平行线的性质课件ppt
5.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ppt
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课件ppt
1.1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课件+教案+拓展习题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课件ppt
6.4数据的离散程度(1)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7.1为什么要证明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3.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拓展资源(4份)
6.1平均数(第1课时)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4.1函数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4份)
5.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7.3平行线的判定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5.8三元一次方程组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练习资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