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家庭中的快乐教育_家庭辅导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要重视家庭中的快乐教育
首页>教学经验>家庭辅导>要重视家庭中的快乐教育

要重视家庭中的快乐教育

2009-08-31 收藏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只有家庭、学校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教育方法却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误区,对孩子未来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将使他们受益终身的不是多背几首古诗,多认几个字,多数几个数,而是健康的情感世界和良好的品质,才是孩子人生前进的灯塔。而家庭中的快乐教育正是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品质的关键。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快乐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乐观、自信,有着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而家庭不和谐的孩子就显得孤独、胆怯、缺乏自信。因此“快乐”就像家庭中的润滑剂,不仅调节家庭成员的关系,同时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对侄子小斯宾塞采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快乐教育,把一个从小失去亲人、性格怪异、脾气暴躁的不幸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人士,14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后来又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他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讲道: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在抱怨教育孩子的苦恼,只有斯宾塞家除外。也有人说:我们都是在哭声和骂声中种土豆,只有斯宾塞家在快乐地种金子。可见家庭中的快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中家长都应该成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一、良好的兴趣是儿童快乐成长的原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快乐的原动力。要使儿童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就要善于培养儿童的兴趣。广泛的兴趣,使人精神生活充实,并能应付多变的环境,兴趣使人充满欢乐。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兴趣对孩子的学习活动更为重要。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兴趣左右。因此有人说,有兴趣的学习才是快乐的。然而很多父母并不在乎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常常不顾儿童的兴趣,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要求他们要这样,不要那样。孩子在不快乐中被动接受父母的命令,必然会有意无意的出现些“叛逆”举动。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无论是谁,持久地从事一项无兴趣的活动,不仅难以成功,而且有损身心健康,更无快乐可言。

其实我们只要尊重儿童兴趣,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让快乐伴随他们成长的每一天,也会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1、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孩子喜欢玩“开汽车”游戏,我们可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诱发他们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对汽车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2、培养儿童兴趣的持久性。《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小斯宾塞一向比较散漫,斯宾塞从培养他自己整理衣物开始,培养他的良好习惯。他们开展了一个家庭衣物自理比赛,看谁把衣服洗得干净、晒得整齐、收拾得有序。开始几天小斯宾塞很有兴趣,但几天后就不大愿意。于是斯宾塞先生又在家里挂了一块小黑板,每天把做的好的和不好的都写上去了,这下小斯宾塞又有劲了,他的名字下面只要有一点不好的,他就及时改正,这样培养了兴趣的持久性,使兴趣渐渐变成了习惯。

二、健康的情感是儿童快乐成长的催化剂

<>

情感,就是人们在被外界事物触动下产生的自然的感情流露、情绪反应。对同一件工作,在不同的情绪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乐观开朗的情绪会让人积极向上,不怕失败;悲观郁闷会让人丧失斗志。因此学习中保持快乐健康的心态,能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美好的心境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条件,能使人产生学习兴趣。而且快乐的心境又能使人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想象力丰富,提高学习的效率。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首先,和谐、欢乐、团结的生活环境是健康情感的重要条件。家庭中家长要时常将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一个拥抱、一声鼓励、一句赞许都会增加孩子的无限信心。同时这种爱的情感还能不断延伸,从爱亲人,发展为关爱他人、爱护自然、热爱祖国等各种丰富而博大的情感。在家庭中家长还应注意要将爱与儿童的合理要求相结合,它不仅使儿童充分得到爱,而且也能制止不合理的要求。其次,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斯宾塞说:“孩子在想什么?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的在里面。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有一天当你不经意的打开时,也许会从里面跑出一只老鼠来,吓你一大跳。”如斯宾塞所说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无比丰富的。当孩子的内心产生不快甚至压力时,自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第三,孩子知识贫乏,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感情用事。而成人的情感对儿童影响极大,成人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儿童,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孩子的腐蚀。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探索,去理智地思考,促进智力发展。同时要培养孩子爱、憎、好、恶的情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优秀的性格是儿童快乐成长的加油站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俗话说“勤能补拙”。说勤奋能弥补智力的不足。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那么,孩子应形成哪些良好的性格呢?

1、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2、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

3、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