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30
收藏
希望家长可以抽出时间给孩子检查学科作业,并教给还在三种改错的方法,具体参考数据如下:
1、A类:粗心的错误。
家长发现错误后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醒他再看题目要求、图或者文字,然后对过程、答案进行思考。
孩子如果自己发现并改正了,就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A,表示这类错误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完全可以自己改正,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再粗心。
2、B类:方法、知识错误。
孩子自己不知道为什么错,家长可以给他提示。例如:
某题:下面哪一行不一样,在它后面的括号里画“√”。
(1)
1、
2、
3、
4、5()
(2)
2、
4、
6、
8、10()
(3)
5、
6、
7、
8、9()
孩子能够理解题目要求是选择不一样的一行,可是不知道哪一行不一样。家长可以这样提示:“第一行的数字在发生什么变化?每次增加多少?第二行呢?”孩子根据提示去思考,而不是家长直接告诉他答案。总之,能让孩子去思考的,家长决不代替。
孩子根据提示作出来以后让他在这道题的序号下面写一个B,表示这类问题自己还有一些困难,是自己的薄弱点,需要以后多思考、多练习。
3、C类:无法理解的问题。
有些错误家长提示方法以后都不能解决,必须家长讲解方法、过程,帮着孩子做出来的,这类问题请在序号下面写一个C,表示这是孩子的难点,提醒孩子在老师讲解类似问题的时候注意听。
4、这些A、B、C符号的标注,其实就是孩子对自己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找到发生错误的根源,同时也帮助孩子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对于A类错误,需要仔细读题,认真检查;对于错误,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方法,多思考,多练习。家长可以针对B、C类错误,再设计类似的题让孩子练一练,力争能够在下一次不再成为薄弱点、难点。
这个习惯养成以后,孩子在高段的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管理。高段科目多,内容多,时间紧,复习时有针对性,把书、作业拿出来,重点针对B、C类进行复习巩固,就可以高效地完成知识的查漏补缺,重点突破,这样节约时间,轻松愉快。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3
2016届高考数学优题精练复习测试题9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5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20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8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4
2016届高考数学优题精练复习测试题7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4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5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0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2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7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27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1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29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4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28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5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2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27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23
2016届高考数学优题精练复习测试题5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必考点复习课件4
2016届高考数学优题精练复习测试题35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8
2016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名师指导复习课件8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检测19
2016届高考数学第二轮知识点强化练习题17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