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6
收藏
①求甲管余下的部分还要用的时间。7/35/7(1+25%)=4/3小时
②求乙管余下部分还要用的时间。
7/37/5=49/15小时
③求甲管注满后,乙管还要的时间。
49/15-4/3=29/15小时
7.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爸爸骑车和小明步行的速度比是(1-3/10):(1/2-3/10)=7:2
骑车和步行的时间比就是2:7,所以小明步行3/10需要5(7-2)7=7分钟
所以,小明步行完全程需要73/10=70/3分钟。
8.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乙车比甲车多行11-7+4=8分钟。
说明乙车行完全程需要8(1-80%)=40分钟,甲车行完全程需要4080%=32分钟
当乙车行到B地并停留完毕需要402+7=27分钟。
甲车在乙车出发后322+11=27分钟到达B地。
即在B地甲车追上乙车。
9.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15:10=3:2
相遇时甲车和乙车的路程比也是3:2
所以,两城相距12(3-2)(3+2)=60千米
10.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
我的解法如下:(共12辆车)
本题的关键是集装箱不能像其他东西那样,把它给拆散来装。因此要考虑分配的问题。

11.师徒二人共同加工170个零件,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还多10个,那么徒弟一共加工了几个零件?
给徒弟加工的零件数加上10*4=40个以后,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就正好等于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这样,零件总数就是3+4=7份,师傅加工了3份,徒弟加工了4份。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题型归纳推荐
大家都在看
函数的概念(必修一)2
1.3.1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
1.3.2函数的奇偶性(必修1)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ppt课件1
函数的表示法2(必修一)
函数的奇偶性1(必修1)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2.1《条件概率》ppt课件1
1.2.2函数的表示法(必修一)
1.3.1函数的单调性(必修1)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ppt课件打包下载(3份)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4《正态分布》课件 基础过关打包下载(4份)
函数的表示方法(必修一)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2.1《条件概率》ppt课件2
函数的奇偶性2(必修1)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1.1《基本计数原理》课件 基础过关打包下载(5份)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全集与补集)
函数的表示法(必修一)2
1.2.1函数的概念(必修一)2
2.2.1对数的概念新课标高中(必修1)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4《正态分布》ppt课件打包下载(2份)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4《正态分布》ppt课件1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1.2.2《组合》ppt课件1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并集、交集 (必修一)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一(上) 2.6 指数函数 素材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课件 基础过关打包下载(6份)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2《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课件 基础过关打包下载(6份)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补集(必修一)
人教B版选修2-3高中数学2.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ppt课件打包下载(2份)
2.2.1对数运算新课标高中(必修1)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