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6
收藏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1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 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54.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6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走6千米,说明逆水走1小时还差6/2=3千米没到乙地。
顺水走1小时比逆水多走8千米,说明逆水走3千米与顺水走8-3=5千米时间相同,这段时间里的路程差是5-3=2千米,等于1小时路程差的1/4,所以顺水速度是每小时5*4=20千米(或者说逆水速度是3*4=12千米)甲、乙两地距离是12*1+3=15千米
1小时是行驶全程的一半时间,因为去时逆水,小船到达不了B地.我们在B之前设置一个C点,是小船逆水行驶1小时到达处.如下图 A---------------------C-----B--------D 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的行程,恰好是C至B距离的2倍,它等于6千米,就知C至B是3千米. 为了示意小船顺水速度比逆水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在图中再设置D点,D至C是8千米.也就是D至A顺水行驶时间是1小时 D至B是5千米顺水行驶,与C至B逆水行驶3千米时间一样多.因此顺水速度∶逆水速度=5∶3. 由于两者速度差是8千米.立即可得出逆水速度=8/[(5-3)/3]=12千米/小时 A至B距离是 12+3=15(千米).
55.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并在A,B两地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地点与第四次相遇地点相差100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1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 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新东方名师解析2011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中考数学三种答题技巧
杭州名师指导:中考数学如何复习(图)
中考数学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中考数学十种最优科学答题技巧
七招教你缓解中考数学考试过分紧张
为应对中考变化调整数学学习复习策略
中考备考攻略:数学想拿高分别迷信家教
北京四中名师谈学好初中数学秘籍
新初三各科名师全指导:数学 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中考数学高分诀窍经验分享
专家支招:适应新高一 用网络学好数理化
名师谈中考:数学冲刺阶段的几点建议
2011年中考数学填空题主要题型和基本解法
中考名师指导:数学冲刺要关注热点
数学观察力训练题
新初三数学指导: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中考数学分块复习保证一周三次练习
名师指导:初三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该怎样应对
如何稳拿中考数学基础分?
复习技巧:新初三生如何学好数学
开学第一课:中考数学备战四步曲
名师指导:中考数学仔细审题 争取“一遍成”
指导:初三新生如何学好数学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策略:分三层复习
课程辅导:新初三数学如何预习?
2011北京中考数学考试预测题
名师点睛:怎样应用旋转解题(组图)
中考数学复习要回归课本
名师谈中考数学:有选择地做三类题(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