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3
收藏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会计算乘加乘减算式.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一步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会计算乘加乘减算式.
教学难点: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 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二、 探究
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
(1) 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
(2) 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43+2)
三、拓展
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
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44-2。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
四、 归纳
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五、 应用
做教材第12页第1、3、4题
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43+1=13)
第3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
六、 课堂作业
教材12页第2题。
七、作业设计
算一算
32+4 22+8 14+3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0课时)
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认识东、西、南、北》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
《统计复习课》教学设计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1)》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格表示5》教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第1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8课时)
《一格表示2》教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打破平衡 促进发展——《简单的数据分析》案例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画垂线》教学设计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2)》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备课资料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
数学多棱镜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