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0
收藏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初二数学知识点:第六章,欢迎参考!
一、函数: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二、自变量取值范围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从整式(取全体实数),分式(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实际意义几方面考虑。
三、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关系式(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关系式(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象法
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四、由函数关系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五、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k,b为常数,k 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 中的b=0时(即 )(k为常数,k 0),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 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一次函数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 (k 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 (k 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7、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转化为:kx+b=0(k、b为常数,k0)的形式. 而一次函数解析式形式正是y=kx+b(k、b为常数,k0).当函数值为0时,即kx+b=0就与一元一次方程完全相同.
结论: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转化为kx+b=0(k、b为常数,k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一次函数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二数学知识点:第六章,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15年初一第一学期数学同步练习:一元一次方程
15-16学期初一上册数学第三章复习知识点:去括号法则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检测题——“希望工程”义演测验
2015-2016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整式的运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终考试卷
必备的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五种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解题思路
2016高考一轮复习数学要保证知识上不留盲点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第一章复习知识点:正数和负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有理数的加减法
2015最新初一上册数学第一章复习要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5章复习要点归纳:随机事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三角函数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知识点复习:必备的初三上册数学
随机事件复习知识点总结:精选九年级上册数学
备战高考复习数学总结答题规律是关键
三年级除法口算题 速算综合练习
2015必备的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4章知识点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同类项复习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能力测试
互为倒数知识点复习:精选七年级上册数学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同步训练题:简单随机抽样(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阶段测试题
精选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正多边形和圆
精选初三上册数学第25章知识点复习: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复习知识点:几何图形
数学三年级 除法速算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模拟题
《第4章》初一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