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收藏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体会优化的策略和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l.出示例1图。(图中增加1盒水彩笔)提问:你能猜测一下大约有多少枝水彩笔吗?
2.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说说怎样猜测的。
3.提问:怎样才能证明你猜测的答案是正确的?(要计算出2412=?)
4.追问:怎么算呢?我们没有现成的办法,你能自己想办法计算2412得多少吗?二、探索尝试,比较并优选算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4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1)12+12++12=288(24个12相加)
(2)1246=288
(3)1238=288
(4)1220+124=288也有学生用竖式计算
4.方法归类。(共分三类,第一类是连加;第二类是连乘;第三类是把其申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5.发现最佳方法。
(1)出示:2313二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道题目。
(2)小组交流,然后选出最简单的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3)提问:为什么不用连加?为什么不用连乘?
(4)引导: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你认为哪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为什么?
6.研究笔算方法。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三、巩固法则,推广应用
1.完成练一练的3道题目。(学生独立完,再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3题。(先填在书上,然后交流)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编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尝试计算一下吗?
人教八上数学《平行线的判定(1)》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上15.2.1 同底数幂的乘法(推荐).swf
新人教版八年级15.1.1整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复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14.2.2《一次函数》例5
方案决策:调运问题 人教版八上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提公因式法》
实数复习(一)(人教版八年级上)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人教版八年上15.2.1 同底数幂的乘法(推荐).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全等三角形》期末复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15.2.2完全平方公式(2)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人教版八年上15.3.1 平方差公式1
人教版八年上15.3.2 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人教版八年上15.3.1 平方差公式(1)
人教版数学八上12.3《等腰三角形》ppt课件
天明中学八年级上《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等边三角形》(冯家二中 康明燕)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一次函数复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一次函数和一次不等式》
人教版八年上15.3.1 平方差公式2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函数的图象》
八年级上《一次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立方根》2
人教版八年级6.2《提取公因式》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轴对称》期末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14.1.3函数的图像(习题课)
人教版数学八上13.1《平方根》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