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收藏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体会优化的策略和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l.出示例1图。(图中增加1盒水彩笔)提问:你能猜测一下大约有多少枝水彩笔吗?
2.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说说怎样猜测的。
3.提问:怎样才能证明你猜测的答案是正确的?(要计算出2412=?)
4.追问:怎么算呢?我们没有现成的办法,你能自己想办法计算2412得多少吗?二、探索尝试,比较并优选算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4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1)12+12++12=288(24个12相加)
(2)1246=288
(3)1238=288
(4)1220+124=288也有学生用竖式计算
4.方法归类。(共分三类,第一类是连加;第二类是连乘;第三类是把其申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5.发现最佳方法。
(1)出示:2313二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道题目。
(2)小组交流,然后选出最简单的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
(3)提问:为什么不用连加?为什么不用连乘?
(4)引导: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你认为哪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为什么?
6.研究笔算方法。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三、巩固法则,推广应用
1.完成练一练的3道题目。(学生独立完,再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3题。(先填在书上,然后交流)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编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尝试计算一下吗?
2015年七年级数学知识:平行四边形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几何图形初步
七年级下数字重点知识点整理
2015初一年级数学知识:平行线的性质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初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总结
初中一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实数)
有关于七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之《合并同类项》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2015年初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矩形的定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2015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指数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下册)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合并同类项练习题
2015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15年初一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2015年初一年级数学知识:等腰梯形的性质知识
2015初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初一年级新学期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2015初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相关的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