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6
收藏
课题一: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流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13页的内容,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流律。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难点:加法的意义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边指名说出条件和问题,教师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联系。
让学生自己解答,解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教师重述用加法算的理由,并板书。
137+359=494(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米。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做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教学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着137+359=494问:
137和357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494叫什么?
137+359=494
│││
加数加数和
提问:我们下面做的加法,两个加数是什么样的数?
任何两个自然数相加得到的和都比加数怎样?
一个自然数和0相加得到的和怎样?
0和0相加会怎样?
总结下面的结论。
二、教学加法交流律
加法运算有一些基本性质,对我们以后的计算很有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
例1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
137+357=357+137
教师再出示几组不同的算式让学生先填上计算符号,再观察,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联系。
18+17()17+18
124+235()235+124
比较三个等式归纳出一般规律。
(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几个加数?
(2)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位置怎样?左右两边的和怎样?
请几个学生试着把发现的规律说一说,然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交流律。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流律
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a+b=a+b
做第13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的第4题。
让学生根据加法的交流律来做。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交流律,谁能结合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交流律的含义?
附板书: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流律
137+359=494(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米。
137+359=494
│││
加数加数和
137+357=357+137
18+17()17+18
124+235()235+124
a+b=a+b
2015年寒假三年级数学创新作业题
2014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题2015
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方案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方案四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2015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2013年三年级数学1日寒假作业
小学3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4年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三年级数学创新寒假作业设计
2015年寒假数学作业答案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题目
2015年寒假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小学生三年级数学寒假练习作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2014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题及答案
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5
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作业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方案三
寒假总动员答案三年级数学作业参考
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作业练习题
2013年三年级数学10日寒假作业
小学数学第六册寒假作业试卷
2013年三年级数学20日寒假作业
2015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