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6
收藏
教学内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2)425+225
=625=100+50
=150(人)=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课后小结:
小升初数学试题解析2014
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2014六年级数学毕业素质测试试卷(人教版)
2014年最新小升初数学试题
2014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解析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练习题2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总结
小升初数学试卷人教版2014
2014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2014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2014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4年最新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小升初数学试题
2016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期末知识归纳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面积计量单位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练习
小学数学教研组上半年的工作总结
2014六年级数学综合试卷(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训练题
2014小升初数学试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练习题
2014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
2014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山东青岛小升初数学试卷练习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练习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