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6
收藏
①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②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③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系数中含字母时不能为零)
3)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④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方程的解代入满足,方程成立。
⑤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整式或分式),等式不变(结果仍相等)。a=b得:a+(-)c=b+(-) c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不变。
a=b得:a×c=b×c或a÷c=b÷c(c≠0)
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⑥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
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五个基本步骤,在实际解方程的过程中,五个步骤不一定完全用上,或有些步骤还需要重复使用. 因此,解方程时,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在解方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体,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
注意:去分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分母化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⑵去括号:遵从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不要漏乘括号的项;不要弄错符号(连着符号相乘);
⑶移项: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以=为界限), 移项要变号;
⑷合并同类项:不要丢项,解方程是同解变形,每一步都是一个方程,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样写能连等的形式.
⑸系数化1:(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不要分子、分母搞颠倒(一步一步来)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综合试题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三角形》同步练习
2016中考数学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如何发挥多媒体网络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试题
2016中考数学解题实用方法汇编
在数学课中巧用电教媒体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综合测试题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必做专题试题—函数
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练习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法随堂检测题
人教版四下《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同步练习
人教版四下《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 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后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课后练习题精选
2016中考数学指导2016中考数学不难“记”是关键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标四年数学下册《数学广角》一课一练
西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一练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备考必做试题
2016年一年级数学进位加法同步练习题第二学期
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图形的展开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整除》练习题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法同步练习题第二学期
2016中考数学备考数学问题的学习策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