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6
收藏
复习对于学生进步是很关键的,接下来看看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的初中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重点整理(有理数),会不会对 大家起到帮助呢?
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初中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重点整理(有理数),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加油哦!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试卷
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同步辅导2
八年级数学旋转练习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应用题
八年级数学整数指数幂测试1
一次函数分节练习题1-3节(B卷)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单元测试卷
初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终自测卷
初二数学不等式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测试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整数指数幂测试2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综合练习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复习与测试
初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的特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检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正方形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相似图形同步辅导1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单元练习
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综合复习资料
华师版八年级数学函数及其图象测验题
初二数学上学期期末检测题1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测试题
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卷
一次函数的图象(1)A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