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有理数的减法,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以过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得出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人归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符号的改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理数加法运算是怎样做的?(-5)+3= 3+(5)=
3+(+5)=
2、-(-2)= -[-(+23)]= ,+[-(-2)]=
3、2012的某天,北京市的最高气温是-20C, 最低气温是-100C,这天北京市的温差是多少?
导语: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出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2)-(-10)=8=(-2)+8
2: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8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为-155米,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
3、通过以上列式,你能发现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关系吗?
(学生分组讨论,大胆发言,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提问、启发:(1)法则中的减去一个数,这个数指的是哪个数?减去两字怎样理解?(2)法则中的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加上两字怎样理解?这个数的相反数又怎样理解?(3)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P.24例1 计算:
(1) 0-(-3.18) (2)(-10)-(-6) (3) -
解:(1)0-(-3.18)=0+3.18=3.18
(2)(-10)-(-6)=(-10)+6=-4
(3) - = + =1
2、课内练习:P.24 1、2 、3
3、游戏:两人一组,用扑克牌做有理数减法运算游戏(每人27张牌,黑牌点数为正数,红牌点数为负数,王牌点数为0。每人每次出一张牌,两人轮流先出(先出者为被减数),先求出这两张牌点数之差者获胜,直至其中一人手中无牌为止)。
四、总结反思
(1)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有理数减法的步骤:先变为加法,再改变减数的符号,最后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五、作业
P.27习题1.4A组1、2 、5 、6
备选题
填空:比2小-9的数是 。
а比а+2小 。
若а小于0,е是非负数,则2а-3е 0。
教学后记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课件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件ppt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二)课件ppt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5.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课件ppt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课件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课件ppt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幂函数及其图象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指数函数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1课时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对数与对数运算》课件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5.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二课时)课件ppt
5.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第三课时)课件ppt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运算(1)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5.4二次函数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质(3)课件(青岛版九下)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课件ppt临沂第一中学必修1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运算(2)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3)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5.5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课件ppt泰山版九年级上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青岛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莘县朝城初中)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5.1函数与它的表示法(第二课时)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2.2.3对数的换底公式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对数运算性质—换底公式课件ppt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