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015-10-29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教材安排了奖牌给哪组猜一猜体育中的数学三个版块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分析,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奖牌给哪组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

试一试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和统计表中的信息。目的是让学生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题解决的关键是分析前三天的销售量与今天的进货量之间有什么联系。根据前三天卖出冰糕的平均数是合理的,但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或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理由,如果答案是合情合理的,老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练一练组织学生根据统计图表作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尤其是练一练第四题的第(3)小题,除了能看懂统计图外,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猜一猜让学生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说一说教师可以准备充分的教具,猜想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然后说一说为什么,最后让学生亲自进行验证。

抛纸杯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这个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三种,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分下面几步来进行:(1)让学生猜想纸杯落地后有哪几种结果(2)猜一猜出现哪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3)验证结果。

摸球先帮助学生弄清楚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再填空,然后分小组进行摸球游戏,并验证填的结果。

讨论请学生先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根据试验的条件,讨论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再组织小组试验,验证讨论的结果是否正确。

试一试用图钉作实验,要注意安全。

你知道吗了解可能性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育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体操表演中的队列问题,需要综合应用图形与乘法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

比赛场次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分析,图解,列表等

本单元的内容是要全体学生亲自参加活动获取体验的。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

2、统计要以读懂统计图表为教学重点。

统计教学不要把重点放在制作统计图表的技能上,而应该放在根据数据作出必要的推断上,哪怕只是简单的推断,也会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3、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可能性的体验。

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不可能发生。还要进一步体会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可能性小。在猜一猜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经历可能有大小的试验活动;能罗列某种事情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

4、知识技能评价建议:

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应该关注学生对统计活动的感受和体验中加以考察。主要围饶以下三点:

(1)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了解并会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的大,有的小)。

(3)能列出一些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备课内容: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科书第69-70页。

课题:《比一比》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体育课上,老师选了五名男同学和四名女同学分别代表男生女生进行投篮比赛。想知道比赛的结果吗?

教师出示统计图:

(1)学生观察并理解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估一估,男生队和女生队哪个队的实力强一些?并说说估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比较每队投中球的总数,男生队投中的总数为25个,女生队投中的总数为24个,所以男生队实力强。

方案二:看哪个队有实力最强的队员,女生队佳佳投中的最多,所以女生队实力强。

方案三:比较每个队平均每个人投中的球数

(2)对以上方案展开评价

方案一:每队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

方案二:一个人的能力不能代表全队的实力。

方案三:所求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本队的实力。

2、解决问题

(1)如何求出每队投中球数的平均数呢?请同学们思考。

结合统计图,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移多补少的方法,教师可结合多媒体给予演示。

如果没有统计图,只是每人汇报自己投中的个数,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同桌合作,一人求男生队的平均每个人投中的球数,另一个求女生队的平均每个人投中的球数,后比较哪一队的实力强?

(2)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2)冷饮店的老板小熊有一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帮忙解决?

由学生观察统计图并结合相应的信息解决问题

四、实践活动

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

备课内容: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教科书(71-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理搜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3、提高学生根据统计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运用平均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今天请大家帮老师解决生活中的几个数学问题?

1、出示我们办公室女老师的年龄表。

(1)根据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小组中提出问题,独立解决。

(3)全班交流。

2、新苗杯儿童歌手大赛成绩统计表。

陈老师王老师李老师平均得分

1号898596

2号919686

3号929592

(1)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强调组长分好工。

(2)小组中汇总排出名次。

(3)全班交流。

3、出示王叔叔每天的跑步路程统计图。

路程:千米

(1)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王叔叔平均每天跑几千米?

4、统计本校老师年龄表。

(1)根据上表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年龄段的人数。

小于20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以上

画正字

人数

(2)根据统计表画出统计图。

(3)提出数学问题。

(4)解决数学问题。

5、讨论数学故事:有危险吗?

6、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备课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 第73---74页

课题:猜一猜

教学目标: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5、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重点: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难点:

1、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纸盒以及各种颜色的球

学生准备: 转盘、硬币、纸杯、小球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将一枚硬币向上抛,请同学们猜一猜落下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然后教师反复抛几次。

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结论:有时正面朝上,有时反面朝上。

让学生同桌两个互相操作,亲自实验一下硬币落地会出现哪些结果,其他的活动是否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呢?这就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试验操作

1、转盘游戏

(1)每个学生拿出转盘,转动转盘看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

(2)多做几次试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3)小组交流汇报,得出结论:让学生不仅要说出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还要说一说为什么。

2、抛纸杯试验

(1)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每人重复做五次,并记录结果。

(2)交流汇报各自的试验结果

(3)总结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并写下来。

集体汇报可能发生的结果有三种,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

(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热情,并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可能性的体验。)

3、摸球游戏:

(1)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要求和规则;

(2)分组试验并且记录结果:

多媒体出示:76页文字

4、讨论:

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请学生先根据图片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进行试验,并讨论试验结果。

123

两 个

黄 球 两 个

白 球

一 黄

一 白

三、反馈练习

1、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列举出来

2、填一填:

(1)一个正方体,六个面都是白色,随意抛一下,肯定是( )色朝上。

(2)一个正方体,五个面涂成红色,一个面涂成白色,随意抛一下,可能是( )色朝上,也可能是( )色朝上, ( )色朝上的可能性大。

3、你想抽奖吗?

奖级数量 奖品

一等奖 1 书包1个

二等奖 3 练习本1个

三等奖 10 乒乓球1个

四、总结深化

任何事件发生有各种可能结果,并且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反思:

备课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 第75--76页

课题:体育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综合应用图形与乘法知识,去分析解决体操表演中的队列问题。

2、通过运用分析、图解、列表等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比赛场次的问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综合应用图形与乘法知识,去分析解决体操表演中的队列问题。

2、通过运用分析、图解、列表等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比赛场次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教学关键:

运用分析、图解、列表等方法,从多个方面分析问题

教学教具:

小棒、三角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体操表演

A、让学生观察体操表演的图片,并让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

如:参加体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68=48人)

B、解决问题(1)必须先让学生明白我们所排列成的长方形必须是长和宽的积是48这样的长方形。有48人组成的队伍,在体操表演时需要变换队形,如果排成长方形队形,可以有几种排法?填写下表。

种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每行人数12166843242

行数43861216224

(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热情,并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以小棒代替人实际摆一摆,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体验队形排列的多样性,对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C、引导学生解决课本第75页的第(2)小题。

如果要站成方队,至少去掉多少人?或者至少增加多少人?说说你的想法。

方法建议:可指导学生用画圈的方法来帮助理解方队的意思,而48人不能形成方队,所以会很容易联想到找出形成方队的办法。形成方队有两种做法:增加人数或者减少人数,方队人数是36人或者49人,即至少去掉12人或至少增加1人。

D、你们班有多少人?能排成什么样的方队?

方法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二、比赛场次

出示题目:第4届世界杯女子足球赛,中国队所在的小组共有4支球队,每2支球队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

(1)中国队在小组赛中要进行几场比赛?

加纳

中国 澳大利亚

俄罗斯

用连线的方法 ,可以知道中国队在小组赛中要进行3场比赛 。

(2)整个小组共赛多少场?

用连线的方法,计算全部比赛的场数。

两支球队之间画一条线,数数线的条数就知道了。

中国

加纳 俄罗斯

澳大利亚

还可以列表:

中国加纳澳大利亚俄罗斯

中国

加纳中国、加纳

澳大利亚中国、澳大利亚加纳、澳大利亚

俄罗斯中国、

俄罗斯加纳、

俄罗斯澳大利亚、

俄罗斯

答:整个小组共赛6场。

三、小结:

教学反思: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