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与分析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面积与面积...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与分析

2015-10-29 收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等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从而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对三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单位。

3、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引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形状不同的大长方形,若干个小圆形、小正方形,小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师:一天,在一间卖窗帘布的小店里,小明、小东和售货员争吵不休,同学们,你想知道究竟吗?

生:想!

师:原来,小明和小东买同种布料的窗帘,形状不同,可收的钱却一样,小明和小东说售货员骗人,于是争吵起来了。你想为他们平息这场风波吗?

生:想!

师:那么,我们就得要学习有关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了。(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说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一个有现实意义的,具有争议的话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力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活动与交流

1、摸一摸,说一说

师: 请同学们摸一摸、看一看你们的练习本封面,数学书封面,粉笔盒封面,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看到一个物体,首先看到的是它的表面,而不是它的里面。

生2:我认为触摸物体的表面不是一部分,而是整个面。

生3:有些物体表面大一些,如课桌面;有些物体的表面小一些,如练习本的封面。

2、揭示概念

师: 像练习本封面,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你们现在如何理解面积?

生: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出示封闭和不封闭两种图形,让学生直观理解封闭图形的含义)

师:你能说说怎样的图形才是封闭图形?

生:没有出口,首尾相接的图形是封闭图形。

师:能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吗?

生: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对了,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学生的观察,触摸等活动,使学生感知物休的面,建立面的表象,认识面积的含义。

3、合作与探究

师:我们认识了面积的含义之后,你能说说黑板的面积大,还是课桌面的面积大?

生:黑板表面的面积大。

师:你怎么知道?

生:它们面积相差很大,用观察的方法就可以知道了。

师:这就是观察法。

师:你们还能说说课本封面大还是练习本封面大?

生:练习本封面大,我把它重叠起来,就知道练习本封面大了。

师:这就是重叠法。

(出示两张形状不同的长方形纸片)

师:还能用观察法和重叠法比较大小吗?

生:这两张纸大小差不多,不能用观察法,它们的宽度不同,用重叠法也比较困难。

师:我们可以借助学具袋中一些小的图形,通过拼摆比较大小,让我们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小组1:我们选择□和○作为工具,绿色纸板摆了14个○,红色纸板摆了15个□,所以,我小组认为红色纸板大一些。

师: 同学们对小组1的结论有什么意见吗?

生1:由于□和○形状不同,无法比较,所以我认为他们的结不正确。

生2:我认为,用○拼摆时,○和○之间有空隙,摆了14个○只是大概结果,不准确。

小组2:我们用□和 作为工具,绿色纸板摆了14个□,红色纸板摆了10 ,我们的结论是:摆14个□的纸板大一些。

生1:你的结论也没道理,一个□和一个 不一样大小。

师:那么,我们怎样选择图形作为测量工具最合适呢?

生2:我认为用大小一样的□最合适。

(出示课件,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都有用了10个□)

师:你们认为这两个图形大小一样吗?

生: 不一样?

师:它样都是10个□,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呢?

生:因为它们所选的□大小不一样。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都有采用大小一样的□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师:对,我们应该采用大小一样的□。

师:下面介绍我们经常用的三种同一标准的□。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摆一摆,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认识到采用统一标准的□来比较图形大小的必要性。为学习3个面积单位作好充分准备。

4、介绍三个面积单位

师:请大家拿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看看它的大小。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师: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试一试。

(学生动手量一量)

师:拿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小呢?

生:1平方分米。(学生通过类推可回答出这个问题)

师:请看一看,这个正方形就是1平方分米。你能用手比画一下吗?

生:可以!(学生用手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师:(出示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这是一个边长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呢?

生:1平方米。(由类推可得答案)

师:试一试,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能站下几名同学?

(让学生试一试,体验1平方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简单介绍,通过量一量,通过比比画画,通过试一试等小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为下一步学习面积单位打好基础。

三、全课小结,加深理解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面积的含义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三个单位。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1平方厘米大概一个指甲大小,1平方分米大概这么大(用手比画),1平方米大概这么大(用手比画)。

师:就快下课了,请同学们课后用统一标准的正方形,摆一摆,比较两个物体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说明:小结部分能让学生知识再现,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巩固所学的内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