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P30练习五的第12~14题。
教材简析:
练习五第12~14题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协助同学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第12题通过选择、连线,协助同学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含义,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第13、14题通过练习,既可以协助同学整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又可以促进同学进一步形成技能。
考虑题是让同学在相对复杂的情境中,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有利于同学感受最大公因数的应用价值,又有利于锻炼同学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含义,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有条理考虑。
2、让同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同学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含义,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弄清公倍数和公因数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完成一些公因数、公倍数的有关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写出36和24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2、写出100以内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同学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交流。
分别让同学说说自身是用什么方法找出的?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12题
师问:谁能说说什么数是两个数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因数指什么?
同学在书上完成连线后汇报方法。
追问:你是怎样找出24和16的公因数的?你是怎样找到2和5的公倍数的?
同学可能用不同的方法。
24和16的公因数有1、2、4、8;
2和5的公倍数有10、20、30……
2、完成第13和14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方法。
师问: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指导完成考虑题:
(1)小组讨论方法。
(2)老师指导解法。(详解见疑难辅导)
四、阅读与自学“你知道吗”
介绍了我国古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重要方法----辗转相除发法,以和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五、课堂总结
大家在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单元时,首先要明白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其次要掌握找到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才干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习题超市:
1、下面各组数有没有公因数2?有没有公因数3?有没有公因数5?
12和18 25和40 15和45
2、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9 6和10 34和17 36和18
7和13 27和9 10和11 16和5
3、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5 6和10 5 和35 28和14
15和20 14和4 6和9 8和12
4、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9和15 12和8 7和8
5、{ □里最小可填几?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频数分布直方图
初一上册数学期末同步练习:《代数式的值》
2016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正割的基础公式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实数的运算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试卷第二学期
小学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15-16学年初三上册数学概率同步练习
九年级上数学复习同步测试:一元二次方程
初中数学百科小知识: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三月份月考试卷第二学期
2015-2016初一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整式的加减
初一上册数学课后同步练习:一元一次方程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
分式方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初三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概率
第二学期北师大版小升初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5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分式基本性质
一元一次分式方程的应用导学稿
分式的乘除
2015初一上册数学课后同步检测题:整式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