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8
收藏
教研组 | 一数 | 研训时间 | 5月16日 | 研训地点 | 一年级办公室 |
发言人或主讲人 | 研训人数 | 5 | 研训模式 | 交流、讨论 | |
参加对象及有关组外人员 | 两个校区一年级数学组的全体成员 | 联络员 | |||
研训课题及内容摘要 | 今天的教研活动我们分校区研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每一次的研读都有不同的体会。下面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谈谈体会 :一、针对低段年级学生特点创设情境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一些童话故事感兴趣,因此我们就把教材中的一些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同时在创设情境时,我们总是让自己设置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入手,这样学生就更容易进入状态,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更容易产生兴趣。 二、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体。那么教师就要把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起来,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三、多种形式组织口算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计算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十加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我们设计了拍手、对口令等游戏,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也接受了新知识,学生加深了理解。在低年级口算练习中,可以变换形式练习,我问你答,你问我答,也可以同桌互相玩等。在玩中学,学中玩,并采取视算、听算相结合,动手又动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之,《新课标》给我们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我们还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去实践、去摸索、去积累。相信有了《新课标》的指导,教学会更有方向! |
苏科版八上平行四边形复习(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2.3平方根课件(2)
苏科版八上3.4平行四边形(1)的课件
苏科版八上一次函数复习课件
苏科版八上5.3一次函数的图象课件
苏科版八上5.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课件
苏科版八上正方形课件
苏科版八上5.3一次函数图象2课件
苏科版八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件
苏科版八上5.4一次函数的应用课件2
苏科版八上3.4平行四边形(1)课件
苏科版八上5.4一次函数的应用课件
苏科版八上探索菱形的性质课件
苏科版八上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课件
苏科版八上4.3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
苏科版八上勾股定理的应用(2)课件
苏科版八上1.6梯形中常见辅助线课件
苏科版八上2.5实数(2)课件
苏科版八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二)课件
苏科版八上2.1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5.1函数第一课时课件
苏科版八上函数的概念课件
苏科版八上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1)课件
苏科版八上2.4立方根课件
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课件
苏科版八上探索矩形的性质课件
苏科版八上1.2与轴对称有关的问题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2.4立方根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2.1勾股定理的应用(1)课件
苏科版八上3.3设计中心对称图案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