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6
收藏
第八章 函数及其图象
★重点★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内容提要☆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3。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4。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
二、函数
1。表示方法: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图象法。
2。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原则:⑴使代数式有意义;⑵使实际问题有
意义。
3。画函数图象: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三、几种特殊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
1.正比例函数
⑴定义:y=kx(k≠0)或y/x=k。
⑵图象:直线(过原点)
⑶性质:①k>0,…②k<0,…
2.一次函数
⑴定义:y=kx+b(k≠0)
⑵图象:直线过点(0,b)—与y轴的交点和(-b/k,0)—与x轴的交点。
⑶性质:①k>0,…②k<0,…
⑷图象的四种情况:
3.二次函数
⑴定义:
特殊地,都是二次函数。
⑵图象:抛物线(用描点法画出:先确定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再对称地描点)。用配方法变为,则顶点为(h,k);对称轴为直线x=h;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⑶性质:a>0时,在对称轴左侧…,右侧…;a<0时,在对称轴左侧…,右侧…。
4。反比例函数
⑴定义:或xy=k(k≠0)。
⑵图象:双曲线(两支)—用描点法画出。
⑶性质:①k>0时,图象位于…,y随x…;②k<0时,图象位于…,y随x…;③两支曲线无限接近于坐标轴但永远不能到达坐标轴。
四、重要解题方法
1。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列方程[组]求解)。对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要合理选用一般式或顶点式,并应充分运用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特点,寻找新的点的坐标。如下图:
2。利用图象一次(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的k、b;a、b、c的符号。
在教学和班级工作方面的收获
谈谈自身是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忙起来
怎样让我们的课“活”起来呢
经验交流 如何备好课“备课五字诀”
如何使应用题教学“实际化”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什么是素质教育
数学教师听课感想:双基与创新
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与时俱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有效运用情境图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策略
近年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教给学生学习研究创新的方法
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自己的一些做法
学生的自主发展引发教师的成功体验
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要怎么做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技能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做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如何开展
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哪些认识
教学经验:小学毕业前学生须养成的7个习惯
如何做好以学生为主体 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教师应该怎么做
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活动实践
对课标的解读以及改进的措施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