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6
收藏
51、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52、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53、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54、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55、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56、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57、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58、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59、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60、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
③两圆相交R-r﹤d﹤R+r(R﹥r)
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r(R﹥r)
61、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62、定理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63、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64、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65、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66、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67、正三角形面积√3a/4a表示边长
68、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69、弧长计算公式:L=n∏R/180
7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R/360=LR/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十六)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十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二)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测量活动》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边形分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兑换》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二十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十八)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六)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量体重》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参观博物馆》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搬家》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五)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二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三)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街心广场》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十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十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十五)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图案欣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案(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八)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