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收藏
数学学习有自身的规律,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作为学业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也即主要考查一些数学的通性通法,因此平时切忌不动脑筋,靠“多”做题目,达到掌握的目的。多做题目固然有好处,可以做到见多识广,但由于学生学习的时间是个有限的常数,而且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还要学习其他许多知识,因此单靠盲目地多做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经常整理解决常见问题的基本方法。比如对于几何的证明题,我们要学会用分析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BD是BE与BA的比例中项,求证:AD是AE与AC的比例中项。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知道,BD2=BE·BA,进一步可以证得△BDE∽△BAD,得到一些对应角相等。而要证明AD是AE与AC的比例中项,即要证明AD2=AE·AC。要证明等积式,就是要证明比例式AEAD=ADAC。要证明比例式,可以考虑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或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根据本题的条件,就是要证明这四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相似,即△ADE∽△ACD。证明三角形相似需要两个条件,由于∠DAE=∠CAD,因此只需再找一对角相等或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首先考虑的是证明两个角相等,不行时再考虑证明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如∠AED=∠ADC。结合条件,可以证出∠BED=∠BDA,所以就可得到∠AED=∠ADC,从而证得结果。
像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隐含着数学的化归思想。在熟练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解决较难问题时,我们经常采用把问题逐步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已经解决的问题,最终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经常总结一些常见问题所采用的常见办法,如证明两个角相等,常见的有哪些方法?证明两条边相等,常见的有哪些方法?如何证明直线与圆相切?如何求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什么关系?等等。然后再通过适量的练习,达到熟练掌握方法的目的。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髓,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中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充分注重对数学思想的理解。除了上面提到的化归思想外,初中数学中,我们还学习过字母表示数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分解组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等。从数学思想方法上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就更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后,学生还要注意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一般都有这样一个习惯,考试结束后,或者作业做完后喜欢交流答案,这表明学生急需想知道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再进一步交流一下解题的方法,学习效率会更高。因为数学题目是大量的,一般学生是做不完的,不少题目有许多不同的解法,比如两位学生的答案一致,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一样,可能一种是一般的基本的方法,而另一种是根据这个问题的特征采用的特殊的方法,各有千秋,通过交流,取长补短,那么就能共同提高,从而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7.3 式与方程》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7.2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2.3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1.2 练习一》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4.8 球的反弹高度》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3.1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4.2 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7.8 制订旅游计划》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带习题设计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4.5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6.1 正比例的意义和图像》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4.3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2.1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2.4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2.2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7.1 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3.1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4.5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6.4.2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6.3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6.3 大树有多高》教学反思体会
“比较高矮、长短”《下课啦》教学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5.2 练习九》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5.1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2.3 圆柱的体积》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7.2 练习十六》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7.9 绘制平面图》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5.2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3.2 练习五》教学反思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7.4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反思体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