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收藏
内容提要叙述了初中代数公式四模式产生的背景:指出目前初中公 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过程论、学习论、初中代数公式 的教学的教学目的及公式教学的课型特点等方面阐述了初中代 数公式教学四模式建立的依据;逐一介绍了初中代数公式教学四 模式的结构序列、要素及适用范围;并对模式的操作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归纳类比逆化换元问题的提出 数学公式是用符号(字母、运算符号)表示的量与量之间关系(定律或定理)的式子。数学公式可分为恒等变换型和函数方程型两大类。
初中代数公式多是恒等变换型。 初中代数公式教学属“规律学习”的课型。“规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构应是 当前,初中代数公式的教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式应用的反复操练上,有时虽有展示公式的,但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公式发现的全过程。 认为公式教学应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学到研究问题、发现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2)有计划地进行数学的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公式,深刻理解公式的条件、适用的范围、作用以及公式的各种变形。课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念而转移。模式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改造的产物。为有效地解决初中代数公式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感到很有必要遵循教材知识体系,以有关教学理论为依据,以目前初中代数公式教学的薄弱点为切入点,在对优秀教师成功个案的概括、归纳的基础上提升出初中代数公式教学四模式。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考前复习推荐
大家都在看
5.3变化的鱼(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ppt课件(二)
北师大八上8.2中位数与众数 flash
八年级数学上册《13.1幂的运算》(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实数》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增收节支》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八年级上4.3菱形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函数》ppt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上 8.1平均数 4
一次函数的图像(2) 北师大八年级上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实数》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中位数与众数》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八上8.2中位数与众数4
北师大八年级上5.3 鱼的变化
北师大八上8.2中位数与众数2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中心对称图形》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变化的鱼》ppt课件(二)
北师大八年级上 8.1 平均数 3
北师大八上 8.1 平均数(1)
北师大八上8.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北师大八年级上《谁的包裹多》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中心对称图形》ppt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上:《变化的鱼》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ppt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上 8.1平均数(1)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一次函数的图象》ppt课件(二)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ppt课件之一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一次函数的图象》ppt课件之二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公园有多宽》ppt课件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