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收藏
为期三天的2015福州中考顺利结束。各科命题思路、命题特点是什么?与往年相比有什么新变化?对今后的学科教学又有什么样的启示?这里总结来自中考命题组的各学科试卷权威点评。
【数学】
回归课本注重初高中衔接
点评者:福州市数学学科中考命题组
今年的数学试卷,基本上保持近3年的命题风格与试卷结构。许多试题都源于课本改编题,选题背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回归课本与注重初高中的衔接,是试卷的最大特点。试题难度设置合理,有区分度,同时也兼顾了初中毕业水平考试与选拔的功能。
第15题试题似乎有些出乎意料,第一问突出对相似与代数知识、数形结合的考查,第二问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模型来解决问题,体现出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有较好的效度和区分度。
第21题是一道别出心裁的双动点几何综合题,试题突破了常规动点问题的模式,通过设置改变动点的运动速度,让学生再次经历探究动点运动的过程,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发现数学规律的奥妙。该题还渗透了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维方式,为高中后续学习做铺垫。
第22题为压轴题,适当降低了压轴题的门槛,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与综合解题能力。第一问较为简单,多数学生通过已知条件容易正确解答;第二问利用根的判别式来考查学生对直线与二次函数图像有唯一公共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突显从模仿走向理解与思考的学习方式;第三问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综合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对称及位似的性质。该题还具备继续探究、拓展的空间,给一线教师提供了研究试题的平台。
中难题有梯度压轴题思维力较高
点评者:福州延安中学德育处副主任、初三年段段长陈国平
今年的数学试卷是一套比较成功的试题。基础题的设计干脆利索,很多学生都能得到分数。
中难题部分,试题设得有梯度、讲技巧。如试卷的第10题,一方面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进入思维,另一方面要准确地解答又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能够灵活地把两个函数图像求交点的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联系起来,能想到这一点,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第15题,本题设置了两个问题,体现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设计精神,如果本题只设计第二个问题,难度就会大大提高。
压轴题,两题都是常见的类型,不偏不怪。第21题是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动态综合题,第22题则是以函数图像为背景的动态综合题。22题第(3)小题,主要考查分类论证思想,要找出题意中不确定条件,从中引申出论证的多种情况,体现的是对学生分类论证这一思维习惯和能力的检测。另外,这道题也考查学生应试技巧的成熟情况,同学们如果第10题做得不顺畅,当做到这一小题时,其实可以得到一定提示。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考试试卷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期《圆柱与圆锥》专项应用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统考试题
数学也需要阅读
2016年高考数学各题型的解题方法总结
三年级数学面积课后练习题第二学期
告诉你的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趣味练习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单元试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模拟试卷
师生参与,共同进步 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随笔
谈四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
六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百分数随堂检测题浙教版
小学数学课堂用语有哪些?
2016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的技巧
例谈小学数学活动课开展困难原因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论文
2016年六年级数学数的整除课后练习题第二学期
如何让学生爱学数学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0以内数的认识随堂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控制取胜法》能力训练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加减运算同步检测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考试卷
数学教师教学论文-浅谈《数学广角》的教学
浅谈学生作业的上交与批改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改进设想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东南西北课后训练题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营造合道德的数学课堂,唤回生命的美丽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