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收藏
第一课:购物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师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
在计算中明确算理,学会竖式的书写。用乘数从个位起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把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上。
第二课:去游乐场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乘火车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第四课:05=?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借助乘法的意义找规律等方法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时0可以先不参加运算,计算结束后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后加几个0。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教学,如:4023=1206,
3078=2456,同样是因数中间有0,为什么一个乘积中间有0,而另一个却没有。通过讨论4023积中间是0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为发生了进位,所以积当中的0就不见了。
结论:因数的末尾有0,乘积中一定有0。
因数的中间有0,乘积中不一定有0。
5、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写法。
6、通过小组讨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第五课:买矿泉水
【知识点】:
1、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
4、结合买矿泉水的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逐步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
5、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汇报的多种计算方法都要予以肯定,但要着重引导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
07年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数学 理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汇编(函数部分)
高二数学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练习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7.5~7.6单元检测题(B)
必修4高中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末测试卷上海市中学二期课改数学
2011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北师大版高二数学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广东龙川一中2012届第一学期高三八月考试(理数)
高二数学专题练习 与抛物线有关的轨迹问题
三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2012石家庄高三二模数学(文科)
高一数学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
云南弥勒一中高二数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新课标高二数学文科同步测试题汇总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典型例题解析
高三复习 十立体几何
新课标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验收试题(3)数学(理)
09年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
高一数学第二册(上)同步练习题(28)
高二数学必修内容训练试题(08)--圆锥曲线
蚌埠一中2012年高二下数学期中试题(理)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与一题多解试题卷5
元阳一中07-08年度上期_高一_高一数学月考试题
高一数学下册同步导学练习题
高二数学(理科)第一学期12月考试试卷(广东肇庆实验中学05—06)
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数学(文)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与一题多解试题卷9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课课同步检测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