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我是这样让课堂“活”起来的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我是这样让课堂“活”起来的

2015-10-08 收藏

对于低段的孩子们,数学学习是即喜欢、模糊又繁杂的事情。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发挥课堂魅力,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一、背景分析

这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人教版第五册104--105页的内容,是教材改革后新增的内容。 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的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课标》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低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适当的数学情景,让数学从生活游戏中来。

我首先与学生玩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初步感知现实世界中哪些地方存在着不确定现象。

2、故事引入课题,激起学习欲望。

刚刚做完游戏后,紧接着听故事,学生的学习欲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由此引入课题,学生已经明白所学内容,并且为后交流做好铺垫。

3、通过生活实例,体验学习内容。

听完故事后,动手实践操作生活实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同时,并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测、实验与验证交流,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使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剪刀、石头、布

师: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我们现在一起玩一玩吧!(请一生上来和老师玩)

玩每轮之前请学生猜测谁会赢?

生:可能老师赢,可能XX赢,可能平。

师:玩得开心吗?玩得开心,希望你们学得也开心。我们开始上课吧!

(二)感知、发现

师: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寓言故事,请看《守株待兔》的动画课件。

2、思考:这个农夫天天等着捡兔子,结果会怎样?

生:结果一只兔子没抓到,庄稼也荒了。

师:你们猜测一下,他还会捡到兔子吗?

师:对!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这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有关可能性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体验,合作探究。

1、一定与不可能

师:还想玩游戏吗?好,我们玩一个摸奖比赛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每组每人轮流从盒子里摸一个球,给小组内的同学看过以后再放入盒子里,摸到黄球算中奖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哪一组摸到的黄球多,哪一组就为胜利者。

(1)学生小组活动,师指导。

(2)小组长汇报。

生:我们小组每人摸一次,一共摸了6次,中了6次奖。

生:我们小组每人摸一次,一共摸了6次,中了0次奖。

师:老师宣布,一、二小组获得了这次摸奖比赛的胜利。其他4组的同学有什么想

说的吗?

a 、请在小组内猜测一下:为什么一、二小组会胜利,而三、四、五、六组会失败呢?

b 、生汇报猜想结果。

c 、动手验证:揭开盒子看,每组小组长汇报看到了什么?

师:获胜小组盒子里装的全部是黄球,所以每人任意摸一次,会怎样呢?

生:一定是黄球。

师:其他4组可能摸到黄球吗?为什么?

2、可能

师:这种比赛公平吗?怎样才能使比赛变得公平呢?

生汇报方法:将黄、白球放入同一个盒子里。

师:各放几个?

师: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呢?

生:从盒子里摸出的球可能是黄球,可能是白球。

生动手验证。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什么情况一定能摸到黄球呢?什么情况不可能摸到黄球 呢? 什么情况可能摸到黄球呢?

3、深化、发散思维

老师这里有一个空盒,如果老师想从盒子里摸出的可能是黄色的球,该放些什么颜色的球呢? 盒子里一个黄色的球也不放,可以吗?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盒子里全部放黄色的球,行吗?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这就不仅仅是可能了,而是变为一定了。

(四)联系生活、拓宽视野

( 师朗诵题目)

师:老师想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们集体讨论、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例2。( 生合作)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解决很多关于可能性的数学问题了。你们也能用这三个词来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和周围的一些事情吗?

(五)拓展、铺垫。

(出示转盘)生观察转盘中的颜色。

师:转到红色是一等奖,奖品是一台笔记本电脑;转到绿色是二等奖,奖品是一辆玩具汽车;转到黄色是三等奖,奖品是一个铅笔盒。

1、转前猜测:你会转到什么颜色?三生上来转。

2、师:我给你一个圆片,自己设计转盘。有两个设计要求 ,自己任选一个: 你作为顾客,你会怎样设计?你作为商场经理,你会怎样设计?

(六)全课小结(略)。

五、教学反思

(一)课前有游戏,初步感知。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影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课前从学生的生活游戏中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因素。因此,课前我设计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这样调动学生兴趣,并让学生猜测、感知游戏中存在着可能系性。

(二)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从课前的游戏到寓言故事,都是学生所喜爱的事物,更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更深体验不光游戏中而且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不能确定的事物,并由此引出课题,使学生有着强烈的探知欲。

(三)游戏比赛,探索新知,推波助澜。

首先,由摸球比赛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到什么情况下事件是可能发生的,什么情况下事件是一定发生的。由这样的比赛公平吗?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体验事件什么情况下是可能发生的。

(四)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新课标》中指出: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供实践操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体会学数学的用处。

整个教学思路我采用的是可能性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学习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运用于生活中或阐释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1、剪刀、石头、布游戏中感知事件的不确定性。

2、摸奖比赛中体会事件的不确定性。

3、设计转盘运用事件的不确定性。

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领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的课堂能不活起来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