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收藏
任教25年,虽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接手这个一年级时心里还是有一丝忐忑。因为任教25年来,这是我第三次教一年级。
第一次教一年级是毕业第一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那时候年轻气盛,精力充沛。但对于小朋友的错误言行纠正几次仍然不改,就感觉不能理解而经常气急败坏;送走了一轮毕业班,于是重新接手新的一年级。第二次教一年级,不论是学科专业知识还是教育教学管理都就积累了一些经验,教学工作感觉得心应手,相对第一次教一年级来说,对学生多了一些理解与宽容。但由于成长为了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工作任务加重,再加上自己的孩子年幼,家庭事务多,而造成耐心不足时常急躁,心胸不够大度,做不到对孩子们大爱无疆;送走了第二轮弟子后,连续教学毕业班十几年,语言简练成了我的教学风格,课上课下大胆放手给学生权利和责任成了我管理的特色。今年第三次教一年级,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物品和心理准备,我以信心百倍、满心欢喜的状态,身心投入地拥抱我的第三轮“弟子”。
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心态变得平和;也许是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更加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也许是看着满脸带笑、眼睛放光的孩子们不忍心批评。总之,对于孩子的一切言行我都能理解和包容。
1.接受孩子的“不会”
这次教一年级,看到可爱的孩子们,越加发现他们的纯真与可爱,老师的一根棒棒糖就能“诱惑”他们一整天的守纪。虽然同上一年级,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和基础储备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有的孩子能端坐10分钟,有的孩子一分钟就坐不住;有的孩子能够流利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怎么劝说就是不开口说话;有的孩子能数到五十、甚至一百,有的只能数到20;有的孩子能说出家长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有的孩子却一概不知等。身边常有年轻老师跟我抱怨说:这件事昨天都说过好几遍了,怎么还没记住?可我认为:这很正常啊!习惯和知识都要重新学习,如果每个孩子都什么都会了,还用上我们一年级吗。
2.多用言行表扬
一年级的学生,难免活泼好动,喜欢打闹,在家里会经常被批评。但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初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更是期待被表扬和认可。离开了老师的看管,教室里学生就会乱,大声呵斥虽然能使学生安静,但不仅影响自己的心情,也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感。进到教室我不用说一句话,对着守纪的孩子一一竖起大拇指,其余孩子就会立即坐好,教师瞬间安静。今天,我走到班里,发现很多孩子都表现很好,于是我先表扬了所有“女生”,又表扬了所有“男生”,不再像以前一样是点名表扬个别人,这个小变化,让全班孩子都会心的笑了,回想那种开心的情景,做教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3.规则先于知识
开学一周,没有学习课本上的任何知识,一直在进行课堂常规训练和习惯培养。如何站立、行走、问好、排队、拉桌子、起立、上课、下课等统一的行动和课堂口令。学生们学会了这些,在以后的校园生活就会更加规范,对于知识教学是事半功倍的。当然,规则的树立,除了内容讲解,榜样示范更加有助于小朋友学习,比如,排队如何搭肩,怎样轻轻关门、怎样做到不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等。
一周的开端教育,一年级的孩子们逐步进入正常的轨道,懂礼貌、讲规则、进步明显。学生有了良好习惯作保障,我用平和的心态来工作,相信孩子们的后续学习会更加顺利。
小学五年级数学暑假作业题(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鸡兔同笼问题复习总结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6~10的认识》教学反思
新课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2017年中考数学整式与分式知识点总结
2016年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暑假作业试卷
趣味数学游戏分饼干问题(小学)
小学数学数的整除知识点梳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暑假作业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6~10的认识》教学反思
最新五年级小学生人教版数学暑假作业题
小学数学简单的统计知识点分类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小学阶段应掌握的面积体积换算公式
西师大版小一数学上册《6~10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几何的初步知识考点梳理
小学四年级数学暑期练习作业卷(人教版)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练习作业题
2016—2017学年初中数学教师上学期工作计划
同向行程问题的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生趣味数学小游戏猫捉老鼠游戏
小升初数学平均数知识点复习
精编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试题参考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教师上学期工作计划
2016年三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题(青岛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暑假作业试题
甲乙解题的趣味小学生数学游戏精选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2016—2017学年数学教师上学期工作计划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