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收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五)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材第2页例1、例2的内容。及练习一2、3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教学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几何组合体。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
教学过程 :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吗?现在和老师一起来搭一搭积木(用积木摆了一个几何组合体,)观察这个几何组合体,你知道下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吗?(出示课件找生回答)
这一节课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把练习一的第一题在这里以动态形式出现,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1.根据一个面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1)出示探究内容,明确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眼观察了一组几何组合体,想不想亲自动手摆一摆呀?别着急,让我们来看一看大屏幕,看题中给提出了什么要求。(出示课件例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练习题5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练习题3
七年级数学机会的均等与不等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练习题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练习题4
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评估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几种简单几何图形及其推理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基本的几何图形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不等关系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猜想证明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水平测试题13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练习题6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52
七年级数学负数的加减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可能性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复习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水平测试题10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水平测试题14
七年级数学幂的运算水平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水平测试题11
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等式与方程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体验不确定现象复习题2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50
七年级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观察物体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