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收藏
周四上午聆听了五年级李娜老师题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公开课,这是我自进入学校之后听的第一节公开课,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努力方向。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一节数学课成功的一大半。课前,李老师让学生端正坐姿,只留一支铅笔和一只钢笔放在桌子上,静静等待数学课的到来。当上课铃响起的时候,全班起立,李老师简单几句鼓励学生的话语很快唤起了大家的热情,于是趁热打铁,就此引入生活中与数对相关的内容。李老师很善于利用班级里的座次,通过让学生们来说明自己坐在班级里的位置这种做游戏的方式来引入数对的概念,十分自然合理。李老师平素亲切和蔼,大方自然,课上亦是如此。这是一节新课,李老师不急不徐、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一步步了解数对的知识。
李老师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尽显一个引路人的风范,给学生足够的鼓励,无论回答正确或是错误。这一点是让我感到了一个新老师必须要马上做到的,就是识记每个学生的名字,尽快去了解每个学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地沟通,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节课最重要的是把该传授的知识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且加以巩固练习,才能体现较高的课堂效率。在教授完新的知识之后,李老师让学生们巩固练习,并且自己总结今日所学知识。毕竟是年幼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当然也有可能是没理解透所学知识,总结的内容有些偏差,不够准确。但是,在李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很快找到了知识的要点,完整总结了本节所学。总的来说,李老师这一节课上得非常完整,在有限的时间保证了教学效率,对一个经典的课堂教学来说可谓面面俱到,可以说是一个新老师初入讲台的典范。尤其其热情大方的态度,很好地控制了课堂的氛围,非常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温暖,课堂不再是冰冷的知识,而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的一个舞台,给与我很大的启示。当然,在保持课堂基本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我想应当再适当加入一些稍有难度的内容,给那些需有余力的孩子更多营养。
2012人教版八上14.1《变量与函数》ppt课件3
2012人教版八上12.1《轴对称》(第2课时)ppt课件2
2012人教版八上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2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4.3《中位数与众数》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4.1《变量与函数》ppt课件2
2012人教版八上11.1《全等三角形》ppt课件3
人教版数学八上第三章《实数》ppt复习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3.2《立方根》ppt课件4
2012人教版八上12.1《轴对称》(第2课时)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1.1《全等三角形》ppt复习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上《平方根》ppt课件之一
2012人教版八上13.3《实数》(第2课时)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1
2012人教版八上14.2《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2课时)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2.1《轴对称》(第1课时)ppt课件1
人教版数学八上《算术平方根》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4.1《变量与函数》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1课时)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上《平方根》(第1课时) 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4.2《一次函数》(求一次函数解析式)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5.1《整式的乘法》ppt课件1
2012人教版八上14.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第3课时)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复习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3.2《立方根》ppt课件3
2012人教版八上14.1《变量与函数》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1.1《全等三角形》ppt课件
2012人教版八上12.1《轴对称》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上《平方根》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