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收藏
第三课时正方体体积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正方体体积公式以及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为“底面积×高”的过程。
2、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理解体积公式“底面积×高”的实际意义,会利用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在把长方体体积计算迁移到正方体体积计算及公式归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2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探究正方体体积公式:
问:通过计算2号长方体的体积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1)这个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正方体。
(2)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3)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体积,用字母a表示它的棱长。公式为
三、议一议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
V=Sh
四、巩固练习
一根长方体木料,长是5米,横断面的面积是0.06平方面。15根这样的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板书设计: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a3 V=Sh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锐角和钝角》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说课稿2
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公开课《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认数》说课稿
北师版数学《点阵中的规律》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说课稿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24时记时法》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平移与旋转》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锐角和钝角》优秀说课稿
《商不变的性质》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说课稿
北师大版《平移和旋转》说课稿
《求平均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分钟能干什么》说课稿
《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
一年级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