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收藏
第4课时 问题解决(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3页及练习三1、2、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探索综合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2.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从多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还记得运动会的情景吗?运动会中你参加了什么项目?
师:说起团体操,咱们训练时可认真了。瞧,在这个团体操队伍中,还藏着不少数学信息呢。从中你获得了哪些?
生:同学们站成了4列,每列18人。
师:“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列18人”是什么意思?
生:每所学校的学生站的列数一样多,每列的人数也一样多。
(出示问题)
师:要求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通常需要先知道什么?
生:要知道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
师:题目里直接告诉我们这个信息了吗?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方法探索
方法一
师:孩子们,谁来谈一谈你的好办法
生:用18×4×22
师:4表示什么意思?(每所学校站4列)18呢?(每列18人)那18×4,你求到了什么?
生:18×4表示先算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
师:这个意义很有价值。(板书)
师:看,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求22所学校的总人数,那就可以先算出1所学校的人数。再用1所学校的人数乘22,得到22所学校总的人数。
师:我们列了综合算式,能计算吗?(学生计算)
师:别忘记写单位,还要作答。
方法二
师:要求22所学校的总人数,除了这种做法外,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谁来挑战?生:可以先算4×22,再乘18
师:4表示什么意思(每所学校都站4列同学)
22呢?(一共有22所学校)
那4×22求到了什么?
生:4乘22求到的是22所学校一共站了多少列?
师:先求出了22所学校共站的总列数(板书),再怎么办?
生:乘18,因为每列有18人,所以也求到了22所学校一共的学生人数。
师:谁再来谈谈这样的思路。
师:通过计算,看答案是否和第一种做法的结果同样多?
(结果都是1584。)
师:孩子们,我们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2种)
在数学上,经常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比较一下,这2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课堂练习:数学书练习三1、2题。
四.课堂收获
通过刚才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吧!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高中一年级学生入学教育
高一新生学数学应注意什么?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方法浅议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
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数学学习方法
女生学好高一数学的六个法宝
数学:学透三大知识版块重、难点的关键所在
新高一系列:进入高中不会听课怎么办?
怎样做数学作业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高一数学学习技巧:预习很重要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有哪些变化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
怎样学好高一数学?
新高一系列:学习数学其实就是学习解题
高一学生如何学习能提高效率
高一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
进入高一的十个要点
高一新生该如何尽快的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新高一生学习:主动预习有效双习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思想指导
新高一系列:高一新生如何做好数学笔记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如何衔接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该怎么学习
数学课堂笔记最常进入的三大误区
高一各科学习方法经验与指导
高中数学 函数概念
高一数学各知识点解题技巧口诀
高中数学学习应该注意的6个方面
高一学生如何学习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