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收藏
第4课时合数、质数
学习目标: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了解1的特殊性。
2、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
重点:
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难点:
质数、合数同奇数、偶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1、找出每个数的所有因数
1的因数:1 2的因数:1,2
4的因数:1,2,4 9的因数:1 ,3,9
11的因数:1,11 12的因数:1,2,3,4,6,12
15的因数:1,3,5,15 29的因数:1,29
2、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只有一个因数的数:1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2,11,29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4,9,12,15
像2,11,29···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像4,9,12,15···除1和它本身外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活学活用
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3 5 1 10 18 29 37 48
2把合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三、问题导入
把42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方法一:“树枝”图式分解
1、先把42分解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例如把42分解成6x7。
2、7是质数,不需要再分解;6是合数,需要再分解,直到所有因数是质数为止。
3、写出分解结果。合数后面写等号,然后把分解出的质数用连乘形式写在等号后面。42=2x3x7
方法二:短除法分解。
1、把要分解的数42写在短除号里。
2、用42的质因数去除,一般从最小的质因数开始,直到商是质数为止。
3、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
四、基础巩固
把下面各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36 48 54 68
苏教版数学一上《8、7加几》教学设计1
苏教数学四下《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WORD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
苏教数学三下《生活中的统计》WORD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比一比》教学方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4
王场新村小学苏教五下《探索图形覆盖现象的规律》教案和反思
苏教版数学一上《8、9、10分与合练习》教学方案
苏教数学四下《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WORD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比大小、轻重》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一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8加几》教学方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比长短、高矮》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5以内的加法》教学方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分一分》教学设计5
苏教数学六下《绿地面积》WORD教案
苏教数学四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公式》WO
苏教数学四下《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解决问题练习》WORD教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6、7减几》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一上《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一上《2-5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一上《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一上《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4
苏教数学五下《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WORD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上《8、9的分与合》教学设计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