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收藏
第4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2,练习十九第2,3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掌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计算中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找单位“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进行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要先算括号里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
(1)擦门窗的占1/4是占谁的14?擦桌子的占2/9是占谁的29?
(2)这里是把谁看作单位“1”?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后再回答。
生1:擦门窗的占1/4是占全班同学的1/4,擦桌子的占2/9是占全班同学的2/9。
生2:它们是把全班同学看作单位“1”时产生的分数。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并解答出来。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1:我是用连减的方法,把全班同学看成单位“1”,先减去擦桌子占的2/9,再减去擦门窗占的1/4,剩下的就是扫地的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
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把1看成9/9来计算?
生1:我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分步通分计算。因为2/9的分母是9,所以把1看成9/9。
师:为什么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生2:因为要先算出擦门窗的和擦桌子的共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然后再算扫地的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所以要先算出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学生把教科书第65页例2中的结果填完整。
师:看书思考,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异同?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后再回答。
生:运算顺序不同。解法一是连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法二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
2、尝试练习,理解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5+(34-12)1112-(16+34)
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展示作业。(不同的算法都展示出来)
师:这两道题是什么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异分母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师:说说自己的算法。
生: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生:可以分步计算,分步通分,还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异分母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它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都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在计算时分母不同的要化成同分母分数来计算,可分步通分,也可一次通分。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方便来选择方法。(板书课题)
二、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教科书第66页练习十九第2题第二横排和第3题。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2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1
七年级数学用尺规作线段和角2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除法4
七年级数学用坐标表示点的平移2
七年级数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
七年级数学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5
七年级数学概率3
七年级数学立体图性和平面图形
七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
七年级数学直线平行的条件
七年级数学游戏公平吗2
七年级数学概率2
整式加减1
七年级数学有序数对2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除法3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3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七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择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复习
七年级数学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4
七年级数学有趣的七巧板2
七年级数学确定与不确定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2
七年级数学日历中的方程
七年级数学角的大小比较
七年级数学规律探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