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2
收藏
第一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材第104、第105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六第1、第2题。
1.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学习,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2. 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学习,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难点: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投影仪等。
师:同学们喜欢玩机器人吗?你想参加机器人比赛吗?淘气就是个机器人迷,他搜集了从2006年到2012年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表。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时间/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师: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 )年到( )年的队伍增加最快。
你是怎么得到答案的?能不能更直观地看出队伍支数的变化情况呢?
(板书: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入手,设计情境,引出课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1. 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淘气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年)
师: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生1:这幅图的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参赛队伍的支数。
生2:2007年,参赛队伍最少,只有394支。
生3:2012年,参赛队伍最多,达到了519支。
……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想一想,条形图有什么特点?要想直观反映2006~2012年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选择什么统计图更合适?请你们试着画一画。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自主探究。
师:淘气还画出了下面的统计图: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年)
师: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参赛队伍的支数。
师:每年的参赛队伍在这幅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 谁来指着说一说。
生:能。(学生指出)
师: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出每年的参赛队伍数量的?
生:点。(板书)
师:那现在能直观地看出来了吗?哪年到哪年参赛队伍数量增加最快?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的?
生:能。通过线的陡度来看,2007~2008年参赛队伍数量增加最快。
(板书:平—不变;陡—变化快)
你们是通过什么看出上升的趋势的?
生:折线。
师:给这个统计图取一个名字。
生:折线统计图。
师:通过上面的问题,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总结:通过折线的起伏,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这正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板书:增减变化)
2. 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教材105页做一做。
师:要绘制折线统计图应该先做什么?然后呢?
生:先确定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什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并连线,还要在点的旁边注上数据。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完成上面的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探究结果汇报:
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说一下绘制的过程。
生:我们先确定出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的意义,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对应的点,最后把相邻的两个点连起来就绘制出了折线统计图。
师:很好,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1:我来补充一下,还要确定合适的单位长度。
生2:我也补充一点,每个点处还要写出对应的数据。
请同学们根据你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说一说,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2)收集、整理你自己的身高数据,利用方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提示:读图时可从读统计对象和项目、读点、读线和读整体趋势四个方面进行。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共同评析。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确定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什么,描点,连线,写出数据。
A类
1. 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绘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1)小明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 )摄氏度。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
2. 下面是好运快递公司2013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
(1)( )月的利润最多,是( )万元。
(2)( )月的利润最少,是( )万元。
(3) 11月和12月的利润相差多少万元?
B类
下表记录了一个温泉的水温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时刻(时)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水温(℃) 41.5 41.7 41.8 42.1 42.2 42.0 42.0 42.1 41.8 41.4 41.2 40.8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1)1 (2)23 (3)从8点到14点气温逐渐升高,14点以后气温逐渐下降,可能是春季或秋季
2. (1)10 50 (2)4 20 (3)4
B类:
统计图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
1. 统计图 略 (1)47 (2)五年级 (3) 略
2. (1)我国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2) 略
浅议小学数学错误资源价值及应用
2018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大题的解题技巧
2018中考数学复习方法“三”剑客
2018中考物理白送分:必知的10个答题技巧
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思想渗透的方法
浅议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命题陷阱
2018年中考数学备考:相反数复习指导
浅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数学!
小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探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备考2018:中考数学命题老师强调的三大重点
初中数学复习方法:数学概念、公式、定理
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攻破技巧
浅议初中数学命题教学
备考2018中考:数学复习的三大点和三小点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问题的探讨
高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怎样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
七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优秀教案设计及说课资料
2018年中考数学几何题公式定理复习:等分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2018年高考数学第二轮要怎样复习?
初中数学复习:正确运用反馈原理,调节复习的进程
浅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