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1 口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1.1 口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2020-02-17 收藏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材第1页的内容。

1.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2.在情景图中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倡学生用不同的口算方法进行口算。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及整十数乘整十数。

2.口算算理的理解。

投影仪,口算卡片。

口算。

42×2=     15×3=     17×3=     21×3=

23×5=     25×4=     16×4=     16×4=

1.教学“12×10”。

老师出示主题图。

请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上都知道了什么条件。

老师板书:李叔叔培育出一批新品种菜椒,送给敬老院10盒,每盒12个。

老师提问:送给敬老院多少个?

老师提问:这道题应该如何列式呢?

老师板书:12×10=

老师提问:12乘10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说出你的想法。

学生甲:先算9盒有多少个列式为12×9=108(个),再加上一盒的12个,即108+12=120(个),所以12×10=120(个)。

学生乙:先算5盒有多少个,再算10盒有多少个。也就是12×5=60(个),60×2=120(个)。

……

老师:刚才同学们用了许多方法计算得出“12×10=120”,现在你能回答题目中的问题了吗?

老师板书:12×10=120(个)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老师小结:同学们在计算“12×10”时,用了不同的方法。在这些计算方法中,你喜欢哪种算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2.教学“12×30”。

(1)学生读题,并且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口算方法。

学生甲:先算12×10=120,再算120×3=360。

学生乙:先算12×3=36,再算36×10=360。

学生丙:先算3×30=90,再算90×4=360。

学生丁:先算4×30=120,再算120×3=360。

……

老师:只要计算结果正确,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即可。

3.教学“30×20”。

老师提问:这道题你是如何计算的,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甲:3×20=60 60×10=600

学生乙:30×10=300 300×2=600

……

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1.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2)集体订正答案。

(3)比较上下两道题的异同。

2.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老师计时,学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集体订正答案。

(3)表扬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

3.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2)学生独立算出每种学习用品的数量,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3)集体订正答案。

4.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1)请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上提供了什么条件。

(2)根据图上提供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进行解答。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0×(  )=280 15×(  )=300 24×(  )=480 27×(  )=540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6 160 420 4200 200 2000

2. 320 4000 2100 2400 1400 550 1800 5400

3. 150 300 180

4. (1)30×10=300(元) (2)30×20=600(元)

(3)答案不唯一,买32张儿童票要付多少元?32×10=320(元)

思维训练

40×(7)=280  15×(20)=300  24×(20)=480  27×(20)=540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直接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字,然后再在乘得的数后加0。

两位数乘整十数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必须进行的一步,因此,在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前应该先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安排是从两位数乘10开始,然后向两位数乘几十迁移。

例题创设了一个李叔叔给敬老院送菜椒的现实情境,根据问题列式12×10,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10。虽然学生以前没有算过12×10,但现实情境能给学生启发,于是出现多种不同的算法。如图中已有9盒菜椒,又往上放1盒会启发学生算12×9+12;图中把10盒菜椒平均分成两堆,会启发学生算12×5×2……学生的各种算法中,有的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融的产物,有的是类比推理的结果,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具体表现。组织学生交流算法,许多人会自动选用从12×1=12类推出12×10=120这种方法。教材及时安排“试一试”,学生计算20×30,可能转化成20×10×3进行,也可能从20×3类推,再次组织算法交流,使更多学生能接受因为20×3=60,所以20×30=600这样的推理。教材在“想想做做”第1题里,让学生先算16×1,再算16×10;先算5×40,再算50×40……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技巧。

例 妈妈买洗衣机用去50元的人民币32张,20元的人民币13张,10元的人民币8张,这台洗衣机多少元?

思路分析:求这台洗衣机多少元,首先要求出50元的一共多少钱,20元的一共多少钱和10元的一共多少钱,再把它们相加得出总价。50元的32张,列式为50×32,这是一道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式题,先用两位数乘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20元的13张,列式为20×13,先算13×2,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10元的8张,列式为10×8,8个10是80,所以结果为80。

解答:50×32=1600(元)   综合算式: 50×32+20×13+10×8

20×13=260(元) =1600+260+80

10×8=80(元) =1940(元)

1600+260+80=1940(元)

答:这台洗衣机1940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