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收藏
7.2.1 认识几分之几
1.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时,利用“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情境。学生可以用尝试、猜测、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以直觉感悟等方法另辟蹊径,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的舞台上展示智慧和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思维方法。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三分之几就是由几个三分之一组成的,它与三分之一比,只是所取的份数不一样,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能力、情感等得到提高和超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忽视了学生“做数学”的体验。
课一开始老师自己分,让学生认识三分之二,忽略了学生“做数学”的体验,只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只是口头说,看着老师分,没有真正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因此,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比较肤浅。所以,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尽管老师多次强化,但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个别学生没有彻底理解分与平均分的区别。
3.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3)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
图形的位似(2)倍速课时学练课件ppt
3.5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3.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2)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2014秋开学】4.2视图(1)课件ppt
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倍速课时学练课件ppt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1)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3.8图形的位似(1)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3.1成比例线段(2)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4.2视图(2)课件ppt
3.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1)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3)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3.3相似多边形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4份)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3.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用频率估计概率(1)课件2
3.2用频率估计概率(1)课件ppt
5.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件ppt
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2)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3.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4.1投影(1)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5.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ppt
3.1成比例线段(1)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