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收藏
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的课堂上我对口诀进行了复习。课堂第一个环节是圈出口诀中你认为最容易出现错误的一句。在对结果的统计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错误主要在这几句:4×6、4×7,6×7,3×8、4×8、6×8、7×8。
细想之下,这几句口诀出现错误最多都是有原因的。首先不像二三得六这么简单。口诀中积在20以下的错误很小,因为这些数字相对简单,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和20以为的数字打交道最多,对这些数字的感觉深刻一些。其次,这些口诀在生活中没有见到或者很少见到。3×7、5×5、6×6、7×7、8×8、9×9这些口诀积也比较大,但学生出现错误的很少,因为他们有生活经验作为支撑,学生在面对这些口诀时感到很有趣,所以记忆也就深刻。最后,9的口诀学生反而没有错误,因为这里有规律,学生可以根据规律来熟练记忆这些口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学生能够容易记住的口诀原因,可以从规律、经验这些方面入手,让学生能够把这几个容易出现错误的口诀记住。
先从规律开始。教材中对口诀的学习在乘法口诀表中是横着书写的,要帮助学生记住容易出错的口诀,就有必要竖着让学生背,或者拐弯儿背。我们看看学生错误的这几句口诀:4×6、4×7、4×8,如果从4的口诀横着开始看,到4×4之后再拐弯儿,也就是竖着看,也就是从几个4角度去记忆这几句口诀,这也是一种规律。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乘法算式的意思,相互比对,深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记忆。同理,3×8、6×7、7×8这几句口诀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理解。
再从经验开始。学生没有这些经验,就创造经验,把这几句口诀放到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一个情境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就三个,经历了足够多的情境,实现对这一句口诀的抽象,完成记忆。例如,8的口诀,教室中学生的座位就是一个最好的情境,即使学生忘记了结果,看看座位、数一数座位也能得到答案。想起了一位友林老师在讲7的口诀时引入的很多个情境,比如七星瓢虫,遗憾的是在问孩子们时他们都不知道七星瓢虫。也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好些老师会选择7、8的口诀进行公开课的教学,就是因为这些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从经验开始,也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经验。比如记忆4×7,因为3×7学生错误的很少,可以在21的基础上再加上7得出结果;也可以在4×6的基础上,24再加上4得出结果。当然,这对学生的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不管是从规律开始,还是从经验开始,最后都落脚在学生对口诀的理解之上,也就是一个乘法算式4×7的两个意思:4个7和7个4。乘法的教学如果没有理解,数学的学习如果没有理解,一切都是空谈。怎么样更好的理解?借助经验,寻找规律等等,都是可以寻找的抓手。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试题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5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5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之代数式练习题
数学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2015年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有理数加法和减法
七年级寒假作业本答案(数学)
15年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数学
北师大版初一下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数学:七年级寒假作业本答案2015
2015年寒假作业答案七年级下册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2015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字母表示数测试题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之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湘教版有答案)初一年级下数学寒假练习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整式的加减单元检测试题
数学七年级下册寒假练习推荐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练习
寒假作业数学七年级答案
(湘教版)初一年级下册数学寒假练习
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寒假练习大全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合并同类项
2015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初一寒假作业答案大全(数学)
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新版人教版)寒假作业数学初一年级下册
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5
七年级寒假作业合订本答案(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