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5
收藏
3.1 因数与倍数
1. 本节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在导入中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自己脑中所想,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由于方法的多样性,为不同思维的展现提供了空间,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透过数学潜在的“形”与“数”的关系,为下面研究“因数与倍数”概念,由形象思维转入抽象思维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地实现了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的链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直观感知,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2. 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既留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找的好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9解方程(1)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时2练习六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时11练习十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时5掷一掷(1)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时3小数乘小数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评价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2用字母表示数(2)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5练习十三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时3可能性的大小(2)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时4练习七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时6掷一掷(2)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13练习十六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课时1用数对表示位置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综合评价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时7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15列稍复杂的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4解决问题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时5积的近似数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3练习十二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12实际问题与方程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综合评价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课时1可能性的认识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时9解决问题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时6循环小数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时3一个数除以小数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7等式的性质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时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时8练习十四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时6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课时特训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课时2练习十九课时特训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