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5
收藏
2.1 折线统计图
1.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课堂引趣,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2.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产生的必要性,因此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体会,而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 部分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还存在把所有点都描完再连线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混淆,应该引导学生在绘制完一条折线后,再绘制另外一条折线。
高二数学不等式应用4
高二数学不等式应用5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3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4
高二数学定积分的背景1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
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3
高二数学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2
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2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的最值及综合应用
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5
高二数学定积分的背景2
高二数学不等式性质2
高二数学随机抽样5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
高二数学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3
高二数学角的概念的推广和弧度制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5
高二数学不等式应用1
高二数学不等式性质1
高二数学随机抽样4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6
高二数学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2
高二数学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3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
高二数学不等式应用3
高二数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7
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