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
收藏
一、第一大题
对于这一题计算题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除了佳明、可欣之外,其他的学生的都会做,但是却有十几个人不能拿满分,是因为他们马虎了。且需要两部计算的式子所占的分值较高,所以会稍微影响这道题的平均分。
二、第二大题
(1)在第1小题中有五六个学生将第二个计算器上的数读错了,原因是因为各位上珠子多数错了,导致下面的排序也错了。
(2)在第2小题中,“2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大概有八个学生因为惯性思维写的是26,导致下面的“比这个数多1的数是……”也错了。
(3)在第7小题中,全部数正确的不多,绝大部分都或多或少的有错误,通过这次改卷,我发现了凡是边数边做标记的基本都全部数对了,其实我已经多次强调动手标记的重要性,可能是我强调的还不是那么到位。
三、第三大题
(1)在第2小题中——“一捧花生米共有18粒,问一捧绿豆可能是多少粒?”。这道题其实想考验的是学生的估算能力,但是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如果让他们估算的是一种与花生大小差不多的话他们可以做出来,但是由于绿豆比花生小的多,所以一捧绿豆比一捧花生的数量多的多。这个问题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
(2)在第3小题中,有几十个学生都可以将5、6、1的对面的数字找出来,而且准确无误的填写在表格中了,但是,由于考试的时候没有读题,他们不知道这道题的要求是让打。
四、第四大题
(1)对于第1小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有讲过同类型的题目,但是接触的次数不多,所以只有一半的学生知道拼成长方形需要两根一样长的和两根一样短的,但在这一半学生中,又有少数学生不是按照要求涂一涂、而是用圆圈圈起来了,最终导致这道题的失分率较高。
(2)对于第2小题,是将图形的分类、象形图、统计表结合起来来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过难度较低,正确率较高,但出现了有的小同学涂色的时候不规范涂色的现象。
综上,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着重提高学生读“题目要求”的认真度,不能再使“会做的题目因为未按照要求来做”而扣分。
五、第五大题
(1)这道题中涉及到对图意的理解,少数学生错是因为对题意的把握不准导致列式错误。
(2)对于列式的结果是没有大问题的(但有四五个学生在计算30-9=?的时候出现错误,这是退位减法掌握的还不是特别熟练)。
(3)对于第4小题,有三个条件,其中“一一班有女生27人”这句话是无用的干扰因素,有2个学生“或者没有看清题目又或者无法排除干扰条件”导致用错计算数据。
小学《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及评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两步应用题》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数学教案
2017-2018学年度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DOC试卷(第二学期)
初二数学重要考点:圆的概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心得 让练习课变得“美味”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10册数学下学期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考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小数吧六上册《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应用题》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数学教案
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应用题》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期末总复习》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WORD模拟复习试卷(2013审定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的认识及9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之让学生学会学习
小学数学一上册人教版《比大小》课堂实录及反思
初中数学教育与美育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