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收藏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在较熟练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掌握商末尾有零的两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做到理解其算理,掌握其算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科学意识和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商末尾有零的两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做到理解其算理,掌握其算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的简便写法格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903 1608 30008
802 2107 63003
2.说一说口算中横线上的题怎样想?
二、创设问题情境
1.用4、0、8三个数字能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数,比一比看谁组成的多.
2.依次用3去除刚刚组成的三位数408、804、480,引出例11.
三、自主探索
1.出示例11: 4803
(1)学生独立试算,指名板书竖式。
(2)学生质疑,提出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3)指名汇报计算过程,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确定竖式的简便写法(竖式省略0-0这一步).
(4)教师强调简便写法的格式.
(5)练习与反思:
2.出示例12: 34246
学生独立试算,展示学生试做中出现的问题.
集中学生的问题,重点放在个位上写不写商、如何写商上.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仿照例11中不够商1就商0的办法进行知识迁移.)
小组之间汇报解决方法,验算结果.
问:这道题与例11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对比总结,明确:求出商的十位数,个位还余4,不够商1就商0计算方法.
(5)练习:
①
② 玩具厂生产了964辆玩具汽车.每8辆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箱?
3.回顾与反思.
讨论:在除法计算中应注意什么?(板书课题)
师生共同小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余数为0或比除数小(不够商1)则商0.
四、课堂练习
1.
2.用0、5、6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用5除,求商各是多少?
3.方框内可以填几?
五、课堂总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有几种情况,怎样处理?
六、布置作业(略)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三课时行程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一课时面积、周长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2警惕平均数的误用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二课时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7.3《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1生活中的轴对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方程的简单变形)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五课时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9.1《三角形》(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3 .1 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地板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7.3《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等腰三角形》(第四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0.2.2节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三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确定与不确定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 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增强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0.3《轴对称的认识》(第三课时画图形的对称)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