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2019-11-21 收藏

长方形的面积。(教材第53~55页)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 式的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

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重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难点: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三个长方形、多媒体课件。

1.复习旧知。

师: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1:物体的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叫作面积。

生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师: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

生: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1.用旧知识求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的主题图。

师: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师参与。师生交流。

生1:我摆了6个。

生2:我也是,你们看,每行3个,有2行,二三得六个。

师:似乎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

【设计意图: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即数方格的方法迁移到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正方形,用尺量长与宽的长度等等,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然后将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为了使学生易于发现规律,需要将三个图形的数据重新确定一下,即图①长3厘米,宽2厘米;图②长5厘米,宽2厘米;图③长4厘米,宽3厘米。

学生分组操作,完成之后集体交流。

第一组:图①我们摆了6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摆好后,我们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第二组:图②我们摆了10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摆好后,我们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

第三组:图③我们摆了12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摆好后,我们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

投影出示结果记录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图① 3 2 6

图② 5 2 10

图③ 4 3 12

  (2)得出结论。

师: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要用长×宽呢?(板书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长有几厘米,就说明每排可以摆几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有几厘米,就说明可以摆这样的几排。用每排的个数×排数,就是一共摆了多少个面积单位,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所以用长×宽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大家真棒!

【设计意图: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同时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1.投影出示下表,求出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长/厘米 20 20 15 12 11 10

宽/厘米 17 15 10 10 10 10

面积/平方厘米

  师:100平方厘米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

生:长l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也就是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你能概括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师生一起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生:经过反复的推敲,我们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借助什么得出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呢?

2.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师指名板演,做完后师生交流、评议。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试一试”内容。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师生交流评议。

师:刚才的练习大家表现都很棒。现在大家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了吗?

生1:知道了,长×宽就可以了。

生2:别忘了写上面积单位!

生3: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师:我们有这么多的收获,真好。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A 类

1.邻居张爷爷有一块长6米,宽2米的长方形花生地。如果每平方米收花生3千克,张爷爷家的这块地一共可收花生多少千克?

(考查知识点: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力要求: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王叔叔在山上开垦了一块荒地,正好是边长18米的正方形。如果平均每4平方米可栽一棵梨树。这块地共可栽梨树多少棵?

(考查知识点:理解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力要求:会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B 类

剪一剪,试一试。

张芳有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剪下一个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后, 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力要求: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 6×2=12(平方米)  12×3=36(千克)

2. 18×18=324(平方米) 324÷4=81(棵)

B类:

剩下的部分是长方形 20×(20-12)=160(平方厘米)

教材第54页“练一练 ”

1.略

2. 24×21=504 (平方米)

15×15=225(平方米)

3、4.略

5. 长方形 8-5=3(分米)

5×3=15(平方分米)

6. 72÷9=8(分米)

7. 20÷4=5(米) 5×5=25(平方米)

8. 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