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吃西瓜》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吃西瓜》教案教学设计

2019-11-21 收藏

吃西瓜。(教材第75~76页)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3.能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纸片、多媒体课件。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这节课,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这个挑战吗?

生:有。

生:三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

师:太棒了!看来同学们前面学习的分数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复习1等于几分之几练习,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和解决本节课重难点作铺垫】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这些知识,就藏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里,请看大屏幕。(出示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围在一个西瓜旁在考虑怎么分的情境)

师:猜一猜,看到这个又大又圆的西瓜,贪嘴的猪八戒会怎么做呢?

生1:把大西瓜自个吃了 。

生2:给唐僧留一块,其余的自己吃了。

……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

可这一次啊,八戒把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这样,他们四个人每人就可以分到(学生答2块)。是的,八戒先捧着2块西瓜给唐僧吃。看来啊,他还是个尊敬师傅的好八戒,(学生笑了)可别笑,这点是值得你们学习的,接着八戒也吃了自己的那两块西瓜,可他实在是口渴,于是又偷偷地吃了一块西瓜。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尊敬长辈的意识】

现在唐僧吃了2块,八戒吃了3块,谁来说说他们分别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说得真不错!同学们,看到图上这些信息,你们想到了哪些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呢?(学生提问题)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数学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才老师就发现了,你们是爱动脑、善于思考的孩子,让我们给自己掌声鼓励下。

师:这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吃西瓜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板书课题:吃西瓜)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包括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四个方面,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这个过程的前提。课堂上,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准确分析和清晰表达思维的能力】

2.探索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先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出示:唐僧和猪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谁能列出算式?

学朗读下。(课件出示下面内容)

学生活动:折一折、涂一涂。

活动要求:

①先用纸片折一折、涂一涂。

③并把你的验证方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师:大家听清楚要求了吗?那就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折一折、涂一涂,验证得数,让学生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师:大家都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谁来展示自己的验证方法?

让学生说,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及适当补充。(注意先引导学生将图形平均分,再说几分之几,最后合起来一共是多少)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多让学生说,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来评价,发挥学生互评的作用,提高学生在同伴中的认同感】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分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分母相同。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分母相同的分数,我们把它们称为同分母分数。那谁来说说我们刚才是如何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呢?

生:分母没有变化,只要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

师: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同学们明白了吗?下面这道题,我们来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

师:同意他的列式吗?那你们能自己计算出结果吗?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图形来分析。

师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自己巡视指导,并请学生板演计算过程。(注意观察学生书写有无错误)

师:那我们先请一名学生来分享他的计算过程。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把刚才的计算过程再看一下。(借助多媒体再次展示计算过程)

同学们请看这两个同分母分数,它们又是怎样相减的呢?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师:非常好。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师:那刚才的这个计算过程清楚了没有?(清楚了)请把这道题计算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直观展示,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清晰地描述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归纳算法。

师:同学们,数学思维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和总结规律。刚才我们已经发现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和相减的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概括出来吗?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知识归纳总结,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 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

师:同学们,我们的问题还没有全部解决。现在我们知道了唐僧和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唐僧对八戒说:“别吃了,别再吃了,把剩下的西瓜留给悟空和悟净。”请你们算一下,现在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

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并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方法。

师:我们请这位同学把他的计算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体并进行计算,掌握当遇到1减去一个分数的时候,这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就把1转化成几分之几】

2.出示教材第75页 “涂一涂,算一算”。

师让学生在课本上涂一涂,算一算,做完后交流。

3.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交流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上到这儿,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有所收获,那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生2:我学会了分数的加、减法。

师:怎样计算1减几分之几?

生:可以把1改写成分子与分母都和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A 类

1.比较大小。

(考查知识点:分数加减法;能力要求: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一张饼爸爸吃了,妈妈吃了。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还剩下几分之几?

(考查知识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能力要求: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解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   

教材第76页“练一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