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收藏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需要进位的乘法和一位数乘末尾带0的乘法.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满十怎样进位,掌握口算过程.
教学难点
口述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05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142
(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同时让学生说出口算的具体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1)复习题14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口算的?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根据此题,谁能算出143的结果,并说出口算方法.板书:
(3)反馈练习:
162= 263= 252=
先让同桌两人互相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乘法(一)】
口算:1403=
(1)大家思考有几种计算方法吗?
(2)学生讨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就是420;
② 一个百乘以3是300,4个十乘以3是120,300+120=420;
③ 3乘以14得42,后面添一个0是42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予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小结:我们知道了3乘14得42,因此计算1403只要在42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可以了,这样做起来既正确又简便.
三、随堂练习.
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任选一组进行练习)
(1)你追我赶(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2)接力赛:每小队一张题目,每人一题做完后传给下一个同学,做得又对又快的组为冠军.教师发给冠军小队一朵大红花,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3)夺红旗:
投影出示题目,小队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小红旗,班内做得又对又快的发给一面大红旗,以资鼓励.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找20道口算题,让家长计时:第一次口算用多少时间,错几道题;第二次、第三次 直到全对为止,并看最快的时间是多少.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追我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3.培养学生团结友好、公平竞争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制作数学游戏卡:
2.将下列口算题制成卡片.
153 182 125 144 174
352 2204 2403 254 406
3103 323 262 1606 7008
活动过程
1.三人为一小组,两个同学一个拿○,一个拿□,放在起点,另一个同学出示口算卡片.谁先算对就把自己的○或□向前移一格.这样连续做下去,谁先回到起点谁胜.
2.做完一轮后,再换另一人出题练习.
《大树有多高》教学反思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反思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期终质量检测反思
一年级数学《操场上》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解决《某种方式的合理性及合算性》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质量检测反思
《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课后反思
《地图上的方向》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小数》教学反思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教学反思
《有几块积木》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练习六》教学反思
《分数和整数相乘》教学反思
《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买铅笔》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谁的手儿巧》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送温暖》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