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收藏
2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内 容
1.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2.阅读教材第89页例2。
这个统计图叫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横向观察,也可以( )观察,还可以综合观察和对比观察。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方法观察,可以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4.与复式统计表相比,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种( )的多少,形象地表示出两种量或多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5.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第30届奥运会美国与中国的
获奖情况统计图
(1)哪种奖牌中国队与美国队相差最多?哪种奖牌中国队与美国队相差最少?
(2)这两个队获得的奖牌有什么相同特点?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单式条形统计图。
1.略 2.纵向 3.略 4.数量
5.(1)金牌 银牌 (2)略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2.练习九》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2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4课时》教后记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6.6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三》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减法 第3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7.用数学 练习十四》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2.8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2.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4.练习八》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2.组合》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1.排列》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量一量,比一比》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减法 第1课时》课后感想体会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2.组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5.练习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减法 第5课时》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4.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3.练习二十四》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6.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2.观察物体(2)》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认识时间的复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7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3.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加法 第2课时》课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4.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