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2
收藏
周长是多少
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
1.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2.通过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等活动,体会解决一个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估一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体会周长的含义,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
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方格纸。
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活动课,看看哪些同学能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参加活动。
1.拼一拼。
师:用你手中的小正方形拼成你喜欢的图形。
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师:你还能拼出怎样的图形?拼成的图形周长各是多少厘米?小组交流。
2.比一比。
师:左边两个图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它们的周长相等吗?(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生:第一幅图是(5+6)×2=22(厘米)
师:第一个图形是规则的长方体,但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是不规则的。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边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呢?
学生汇报:
4+2+2+3+6+5=22(厘米)
师:有不同算法吗?
生:把上面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发生变化。
(5+6)×2=22(厘米)
师:第三个图形的周长大家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画一画。
师: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学生自己动手,交流画法。
教师循堂指正。
4.量一量。
师:仔细观察下面两个图,它们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厘米?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估计 厘米 估计 厘米
实际 厘米 实际 厘米
师:你是怎样测量的?估计得怎么样?
小组完成后交流做法,并集体订正。
大家玩得高兴吗?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说给大家听。
还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设计其他活动。
这是一次实践活动。教材设计了用小正方形拼一拼并计算相应图形的周长,以及比一比、画一画、估一估、量一量等丰富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认识,同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根据教材的安排,本次实践活动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并组织好小组活动,以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要引导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动脑思考,并注意相互交流,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听一听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逐步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在操作实践和交流讨论中学会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拓展自己的思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高中数学的创造性方法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平均数》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模拟练习卷
高二数学分层抽样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半角公式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浙教版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浙教版初一数学近似数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4)
八年级第一学期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高二数学不等式的解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矿泉水》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简单随机抽样知识点概括
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方差公式(4)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平均数》教学设计
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八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0×5=?》教案
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第一学期
最新数学小百科知识:公理化和形式化
小学数学学不好的原因分析
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初二上册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寒假乐园)初二上学期寒假作业答案参考数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0×5=?》教案
高二数学十五个重要考点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5)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