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时、分、秒》具体内容...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时、分、...

《时、分、秒》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2015-09-21 收藏

1.主题图

教材呈现的是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场景。这时,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选择这样的情境作为本单元的主题图,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这是绝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熟悉的情境,很容易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是由于情境本身与所学的知识有着直接的联系。秒作为比分还小的时间单位,经常会在倒计时中出现,借助这一情境可以导出秒的认识。

教学时,可将图中的情境制成动态课件,或运用挂图,让学生感觉到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其他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材料,如通过跑100米的事例等说明需要用秒做时间单位。

2.秒的认识。

教材结合前面的主题图,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接着针对明明提出的问题: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呢?教材编排了如下的钟表店情景图:

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钟表,有机械钟、表,也有电子钟、表;教材上的钟表都是带秒针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钟面结构,特别是借助机械钟(或表)认识秒针,直观地看到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做一做的两道习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时,可以事先准备秒表和各种各样的钟表(或模型)。

教师借助主题图,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做单位后,就可以让学生思考: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观察各种钟表(或模型),发现:有些钟表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接着就拿一只钟(或表),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使学生弄清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最后就组织学生感悟1分钟究竟有多长。根据做一做,先让学生静静地观察秒针走1圈;再让他们在1分钟的时间里做各种活动。

3.时间的计算。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加60(分),等于120分。再通过例2及做一做第2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提供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题编排的是一学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动的画面提供了两条信息,即商店的营业时间和该学生到达商店的时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时间。

教学例1时,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明确1时是60分,那么求2时是多少分,就要把2个60分加起来,就是120分(如果学生对1时=60分,1分=60秒不熟悉,就要先复习)。然后可以让学生练习做一做的第1题。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教学例2时,要借助情境图,多举一些实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从家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算一算自己从家到学校经过的时间,目的是让他们了解计算经过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具体计算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教材上列举的是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算法。反馈时,可以借助钟表的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对于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拨一拨。在钟表上实际拨动分针可以看出,从7:30到7:45,分针走了3大格,就是15分。

4.关于练习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呈现了学生睡觉、系红领巾和电饭煲煮饭三幅图,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教学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并要求他们课后去了解一下人在不同年龄所需要的睡眠时间,看一看自己的睡眠时间是否合理、科学。使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第3题,教材列举了三个例子:月亮绕地球运行1秒约8000米,人骑自行车1分钟约行进200米,脉搏1分钟约跳动75下。要求学生也去收集这方面的例子。编排的目的一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

第4、5题,要求学生计算经过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直观演示。

第6题的四幅图展示的是学生早晨上学前要做的一系列事情,从穿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到整理书包。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做每件事情,估计一下所需的时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做时间的主人。

第7、8题,是两道综合性的习题。第7题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第8题呈现的是一张光明小学作息时间表。这些内容既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与所学的知识息息相关,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时,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第9题,要求写出每天的作息时间。可以先让每个学生独立填写,再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比一比,谁的时间安排得比较合理。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渗透惜时守信的教育。

第10*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小组50米跑步的成绩,并填写在统计表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秒的体验,另一方面也带着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